【302edu解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段考历史(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是黄老无为思想的本源,故B项正确;天下的事情虽然发生在各地,但是事情的关键掌握在中央,出自《韩非子·物权》,此句主张加强君主集权,体现了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下一句为"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其大意为当官的人不会始终富贵,而人民也不会始终贫贱,有能力的人可以举荐为官,无能力的人可以免官为民,该句出自《墨子·尚贤》,此句主张推崇贤能,选拔有才能的人,体现了墨家思想,故D项错误。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老子的思想

3. 下列名句或思想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③"致良知"

④"经世致用"

A. ①②③④ B. ①④③②

C. ②③④① D. ①③④②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春秋晚期孔子的思想观点,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观点,③"致良知"是中国明代王守仁的心学主旨,而④"经世致用"是明末清初的一些思想家的思想观念,所以本题的答案就是A。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经世致用"

4.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

A. 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

B. 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C. 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

D. 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

【答案】C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