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  3.1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作业第2页

  C.④的结果是只有S型或R型一种菌落

  D.①④的结果可能是有S型、R型两种菌落

  解析:选D ①过程是将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和R型细菌混合培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④过程后,可以培养出S型、R型两种菌落,②过程是分离出S型细菌的D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经③过程分别和R型细菌混合培养,接种到固体培养基,经④过程后,可以培养出S型、R型两种菌落或R型一种菌落。

  4.如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 000个)与亲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中含有的标记元素应是(  )

  

  

  A.31P、32P和35S      B.31P、32P和32S

  C.31P、32P和32S、35S D.32P和32S、35S

  解析:选A 在T2噬菌体的化学组成中,60%是蛋白质,40%是DNA。并且S仅存在于蛋白质中,99%的P都存在于DNA中。当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时,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大肠杆菌细胞内,而其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胞外面。T2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后,利用细菌的组成成分,来合成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因此子代噬菌体的DNA都含31P、少数DNA含32P,所有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都含35S。

  5.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进行了以下4个实验:

  ①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②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③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④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

  以上4个实验,经过一段时间后离心,检测到放射性的主要部位分别是(  )

  A.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

  B.沉淀物、上清液、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C.上清液、上清液、沉淀物和上清液、上清液

  D.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沉淀物和上清液

解析:选D 用噬菌体侵染细菌一段时间后离心,上清液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沉淀物是细菌(其中含有噬菌体的DNA)。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上清液是没有放射性的,放射性主要出现在沉淀物中。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出现在DNA即沉淀物中。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H标记的细菌,放射性主要在沉淀物中。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含有放射性的物质是蛋白质和DNA,即放射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