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
【100所名校】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解析第5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衡阳市第一中学

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化学 答 案

  参考答案

  1.D

  【解析】

  【分析】

  A、氯化氢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阴阳离子;

  B、互为同位素的原子中子数不同,核外电子数相同;

  C、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的还原性越弱;

  D、电子层越多,离子半径越大;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

  【详解】

  A项、氯化氢属于共价化合物,氯化氢的电子式中不能标出电荷,用电子式表示氯化氢的形成过程为:,故A错误;

  B项、互为同位素的原子中子数不同,其核外电子排布相同,故B错误;

  C项、非金属性C>Si,则稳定性:CH4>SiH4;非金属性Cl>S,则还原性:HCl<H2S,故C错误;

  D项、K+、Ca2+、Mg2+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化学用语,注意掌握离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等化学用语的书写原则,明确离子结构示意图与原子结构示意图、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

  2.A

  【解析】

  A. 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消毒,A正确;B. 煤的气化和液化均是化学变化,B错误;C. 氯气可做自来水的消毒剂,明矾是净水剂,C错误;D. 食品保鲜剂中所含铁粉作还原剂,生石灰作干燥剂,D错误,答案选A。

  点睛:选项C是易错点,氯气自身没有漂白性,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明矾溶于水电离出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性而作净水剂,二者的原理是不同的。

  3.A

  【解析】分析:A项,灼热的炭与CO2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B项,氧化铁与铝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Na与乙醇的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

  详解:A项,灼热的炭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CO22CO,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降,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B项,氧化铁与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Al+Fe2O32Fe+Al2O3,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降,该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C项,Na与乙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CH3CH2OH→2CH3CH2ONa+H2↑,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升降,该反应为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Ba(OH)2·8H2O与NH4Cl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Ba(OH)2·8H2O+2NH4Cl=BaCl2+2NH3↑+10H2O,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该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是吸热反应;符合题意的是A项,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判断。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是否有升降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熟记典型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活泼金属与水(或酸)的置换反应、大多数化合反应、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铝热反应等为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C与H2O(g)的反应、C与CO2的反应、Ba(OH)2·8H2O与NH4Cl的反应等为吸热反应。

  4.C

  【解析】

  【分析】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为强碱性或非氧化性酸溶液;Kw/c(H+)=1×10-13mol•L-1的溶液呈酸性;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

  【详解】

  使酚酞变红色的溶液呈碱性,溶液中存在大量氢氧根离子,Al3+与氢氧根离子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A错误;与Al反应能放出H2的溶液可能为强碱性或非氧化性酸溶液,酸性条件下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Fe2+不能大量共存,B错误;Kw/c(H+)=1×10-13mol•L-1的溶液呈酸性,酸性条件下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C正确;水电离的c(H+)=1×10-13mol•L-1的溶液可能呈酸性或碱性,酸性条件下AlO2-、CO32-不能大量存在,D错误。故选C。

【点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