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体温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作业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三  第二章 第一节 第2课时 体温调节 水和无机盐的调节  作业第3页

  解析:选A 过量饮水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下降,从而影响细胞的生命活动;静脉滴注高浓度盐水使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升高,从而能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二、非选择题

  7.右面为人体细胞外液渗透压平衡的部分调节机制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 A、B的名称:

  A__________,B________。

  (2)当健康人体处于环境温度38 ℃时,内环境仍能维持相对稳定的温度和渗透压。

①此时,体内温度调节的主要反射弧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此时人体渗透压的神经-体液调节机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对A的调节效应是________A的活动,此种调节方式在人体内环境平衡的调节中广泛存在,其意义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观察图解可以获得的信息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与抗利尿激素的合成与分泌有关,抗利尿激素的合成是在下丘脑,而释放是由垂体完成的。(2)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其反射弧是: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在38 ℃的环境时,人体会大量出汗,从而流失大量的水分,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了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合成抗利尿激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重吸收增强,使尿量减少。(3)当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时,反馈性引起下丘脑合成抗利尿激素减少,这种调节属于负反馈调节。这种调节方式对于维持人体内环境的相对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

意义。

  答案:(1)下丘脑 垂体

  (2)①皮肤温觉感受器→传入神经→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汗腺 ②此时出汗增加,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促使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经垂体释放,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使其对水的重吸收增强,尿量减少

  (3)抑制(负反馈) 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8.[实验探究]小白鼠是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帮其完成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1)实验假设: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中枢。

材料用具: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