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发布》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溧水高级中学、 大港中学、镇江第一中学、省扬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
《302edu发布》江苏省句容高级中学、溧水高级中学、 大港中学、镇江第一中学、省扬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五校联考试题 语文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三、材料概括分析题(15分)

阅读材料,完成24~26题。

  中国的孝文化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要理解和研究中国文化,就必须认识中国的孝道。"孝"就是孝顺,善事父母,要对父母尽孝心,而且绝对服从。儒家所倡导的尊亲、养亲就是这个意思;而墨家则将"孝"建立在"兼爱"的基础上,认为"孝"是有利于赡养父母的行为;道家的老子则主张"绝仁弃义,民复孝慈";法家的韩非子认为"孝"即"家贫则富之,父苦则乐之"。虽然各家主张不一样,但有共同的倾向。孔子的"孝"就是孝、悌、忠、信,弄清楚了此四字,对孔子的孝道观就不难理解了。"孝"和"悌"可以放在一起理解,因为与血缘关系紧密。"孝悌"就是规范父子、兄弟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孔子所认为的孝,其范围是很广的,比起后来所说的孝的概念要广得多,并且与宗法等级的政治和社会制度联系密切,在当时看来,这是有着不可否认的积极意义的。"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孔子所认为的"本"就是"孝悌"。在当时社会中,孔子的看法是十分符合逻辑、令人信服的推论:如果是一位在家里充满爱心,又尽孝悌的人,那么他对国家是不可能犯上作乱的,他对社会也不可能造成危害。看来,孔子的主张,在我们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仍然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有删改)

2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儒家、墨家、道家和法家对于"孝"的主张的侧重点。(6分)

答:

25.作者为什么说孔子所认为的孝"比起后来所说的孝的概念要广得多"?(3分)

答:

26.根据材料,你认为应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孔子的"孝"?(6分)

答:

高二上学期12月联考试卷(语文附加)答案

19.诗之为文/一出一入/有切言者/有微言者/轻重无准/唯在达其志耳

20.潼关吏

21.有音乐性,有固定的乐府旧题,内容与时事相关,表达作者志向情感。

参考译文

又有李西涯写了三卷的诗,依照次序写古事抒怀,自称是乐府诗。这些文字既不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