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二  第17课  苏联的经济改革  作业第2页

要求。

答案 D

4.1936年以来,公有制在苏联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优势的地位。1985年以后,却出现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局面,这是因为 (  )。

A.斯大林体制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解析 斯大林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赫鲁晓夫改革和勃列日涅夫改革均未从根本上触及斯大林体制。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允许个体经济存在。

答案 D

5.韦林斯基是见证苏联经济改革的一位农民。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有

(  )。

①曾大面积种植玉米,却因气候原因歉收 ②1966年以较高的价格向政府出卖了部分粮食 ③1987年创办一家服装加工企业 ④由于政府优先发展农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 ①②③分别体现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表述均符合史实。④结论不对,苏联农业发展缓慢,制约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答案 B

6.戈尔巴乔夫改革给我们最大的经验教训是 (  )。

A.改革应从本国实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

B.要时刻警惕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C.改革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改革步伐要稳定,不能急于求成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戈尔巴乔夫上台后,认为苏联必须进行根本性的变革和改造,提出了"加速发展战略"方针,实质上这种对苏联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