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3页

【答案】B

【解析】

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公元前3世纪"。结合所学,分封制盛行于西周,行省制始于元朝,时间均不符,排除AD;郡国并行制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而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排除C,选B。

5.《哈佛中国史》:"蒙古人将原来的金、宋两朝的领土分为九个行政单位,元朝统治的核心区域是北京及其周边......其余的领土被分为八个区域......"对这"八个区域"进行管辖的是

A. 侯国

B. 郡县

C. 中书省

D. 行省

【答案】D

【解析】

【详解】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北京及其周边由中书省管辖,其他地方归行省管辖。故答案为D项。元朝时期没有侯国,排除A项;元朝时期没有"郡"一级行政单位,排除B项;元朝时期中书省只管辖大都附近被称为"腹里"的地区,排除C项。

【点睛】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对地方的管辖包括三种类型:中书省直接管辖大都附近包括现在的河北、山西、山东等地;西藏、青海和四川一部分设立宣政院辖地,由中央机构宣政院管辖;其他地区设立行中书省进行管辖,简称行省或省。

6.有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而这个核心问题又可以分成两个大的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时期统治者为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

A. 废分封,置郡县

B. 设立九品中正制

C. 确立三省六部制

D. 实行科举制

【答案】C

【解析】

【详解】隋唐时期形成三省六部制,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三省相互牵制和监督,形成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