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2:专题一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民版选修2:专题一 三 近代中国对民主的理论探索 作业第2页

解析:选C。康有为在戊戌政变前逃往日本;梁启超在政变时躲入日本驻华使馆;严复只进行了变法宣传,没有参加变法活动,政变后没有被追究责任,故排除A、B、D。只有谭嗣同甘愿为变法而牺牲,被誉为"为变法而牺牲的第一人",故选C。

5.1895年3月13日严复发表于《直报》上的《辟韩》中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从当时的历史时期来看,严复的这一言论反映了(  )

A.严复接受了进化论的思想

B.严复的中体西用观点

C.维新派的民权意识

D.维新派的君主立宪主张

解析:选C。严复认为秦以来的专制君主,都是窃国大盗,从哪里窃得的?从人民那里!可见严复主张还政于民,即民权意识,故选C项。

6.维新派的民权思想表达了资产阶级对平等、自由和民主的向往,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有什么积极意义(  )

A.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B.凝聚着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精华

C.是后来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先声

D.促进了政治思想从传统向近代化转换

解析:选C。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错在"孙中山",应改为"维新派";只有C 项符合题意。

作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两大派别,革命派与维新派的根本分歧在于(  )

A.对民众运动的态度

B.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态度

C.政体变革的方式和目标

D.是否变革封建土地制度

解析:选C。同为资产阶级,他们都是要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并且都主张在借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文明的同时反对列强的侵略。他们对待民众运动的态度大同小异,都没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明显不同的是他们理想的具体目标和实现方式不同。

洋务思潮、维新思潮和共和思潮的兴衰反映了近代前期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前期历史发展主流的表述,最为确切的是(  )

A.推翻清朝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B.争取民族独立,反对外来侵略

C.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清除外国势力

D.争取民族独立,实现中国社会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