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第1课 发达的古代农业【课时作业】第2页



A.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 B.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

C.封闭的地主庄园经济 D.乡村生活的祥和富足

11. 七月初七是中国传统的"乞巧节,'(学习纺织工艺的节日)。它起源于我国古代"牛郎与织女"的美丽传说。导致这一节日形成的原因是

A.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 B.人们对神话传说的钟爱

C.自然经济长期占据主导地位 D.人们对牛郎与织女遭遇的同情

12.(2009,泰安市高三质检)"一头牛,一方田,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古代农民向往的理想生活。这突出反映了小农经济怎样的特点?

A.封闭保守 B.精耕细作 C.耕织结合 D.艰难脆弱

二、非选择题

提升能力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使乌获、藉蕃(大力士)从后而牵牛尾,尾绝而不从者,逆也。若指之桑条以贯其鼻,则五尺童子牵而周四海者,顺也。"

材料二 "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去县百余里,桑麻青氛氲。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县远官事少,山深人俗淳。有财不行商,有丁不入军。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生产技术?

(2)材料二反映的是怎样的生产方式?它有什么特点?

(3)根据以上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我国古代农业发展需要哪些条件?

拓展创新

1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天仙配》是中国的一个美丽神话故事,它寄托着下层劳动人民对自由纯真爱情的向往。其中脍炙人口的歌词唱道:

七仙女: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董永:绿水青山带笑颜。

七仙女:从今不再受那奴役苦, 董永:夫妻双双把家还。

七仙女:你耕田来我织布, 董永:我挑水来你浇园。

七仙女: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董永: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 --西汉晃错《论贵粟疏》

请回答:

(1)董永和七仙女的生活体现了中国古代的什么生活方式?你能说说这种生活方式的特点吗?

(2)以上两则材料哪个更能反映小农的生产生活状况?概括该则材料的观点。

自测回扣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