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朔州市应县第一中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9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作用。

(摘编自徐梓《中国文化的尊师传统》)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虽然不是中国尊师传统的创始者,但却为后世树立了为人师表的榜样。

B. 《国语》中已将君、父、师并提,当时的人们认为三者的地位同等重要。

C. 荀子视教师为礼法的守望者,因为学习和执行礼法,都需经由教师来完成。

D. 除了在尊师上取得一致之外,先秦诸子在其他问题上的观点都是相互冲突的。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孔子在中国教育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是个绕不开的人物,所以在论述中国的尊师传统时,作者选择了从他说起。

B. 文章在列举先秦诸子尊师的论据时采用了"点面结合"的手法,其中,"面"为荀子的言论,"点"则为其他诸家的言论。

C. 在充分列举论据之后,文章进而深入剖析了"尊师传统"的本质:尊师既是尊业敬德,也是重学、重道。

D. 文章在充分肯定尊师传统积极意义的同时,也指明了将尊师片面化、极端化的负面影响,从而体现了辩证说理的特点。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学生如果对老师态度恭敬,服侍周到,但不愿勤奋学习,不肯虚心向老师求教,也未必可以说是真的尊师。

B. 教育事关他人前途和家族命运,如果不接受教育培养,一个人就难以造就才德,一个家族就难以发达兴旺。

C. 是否尊重教师是国家兴盛衰败的晴雨表,因此,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一定会人人尊重教师,反之亦然。

D. 尊师传统无形中对教师的才德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教师只有人格高尚、学识博通,才能赢得尊重和礼敬。

【答案】1. A 2. B 3. C

【解析】

【1题详解】

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