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III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III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第2页

  B.内环境稳态是一种动态的相对稳定的状态

  C.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会导致内环境的成分存在差异

  D.是为了考虑化验结果的误差

  解析:选D。血液的生化指标能反映机体的健康状况,但都有一个正常范围,一方面是因为个体差异,另一方面是因为同一个体内环境的稳态是相对稳定的状态。医学化验是高度精确的,血检指标的正常值的变化范围反映的是机体内环境的状态,与"误差"无关。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个系统均能独立完成

  B.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内环境的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及各种化学成分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C.血浆、组织液和淋巴是体内细胞直接生存的液体环境,构成了人体的内环境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解析:选A。机体内环境的稳态是通过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的。内环境的稳态是指其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它是在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调节下实现的。

  

  7.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解析:选A。静脉注射的生理盐水会通过血浆进入组织液中,A项正确。虽然输入兔体内的生理盐水的渗透压等同于内环境的渗透压,但输入生理盐水后,机体会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Na+排出体外,B项错误。由于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外,所以增加的Na+大部分分布于细胞外液中,不会有50%分布在细胞外液,50%进入细胞内液的现象发生,C、D项错误。

  8.人体内环境的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会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动态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

  B.中暑时,机体体温有所升高

  C.寒冷环境中,人体内的酶活性降低

  D.马拉松比赛过程中,人体内的血浆pH会略有降低

解析:选C。高原训练,运动员体内红细胞增多,运输氧气的功能增强,以维持内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