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作业)
2017-2018学年人民版必修2:专题2.2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作业)第3页

  B.改变了中国的工业布局

  C.为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

  D.为迁都重庆奠定了基础

  解析:抗战时期,大量内迁的民族工业为我国进行持久抗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故C项符合题意;A项与史实不符;B项属于直接影响;D项颠倒了迁都重庆与民族工业大规模内迁至重庆的顺序。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12-1921年民族工业名牌产品表

行业 企业名称 经营者 籍贯 面粉、棉纱 茂新、福新、申新等公司 荣宗敬、荣德生兄弟 江苏无锡 酿酒 张裕酿酒公司 张振勋(本为华侨) 广东大埔 火柴 鸿生火柴公司 刘鸿生 浙江定海 卷烟 南洋兄弟烟草公司 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华侨) 广东南海 化工 永利化学工业公司 范旭东 湖南湘阴 机器制造 求新机器制造厂 朱志尧 上海   材料二 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日本对华北资源的掠夺更为迫切。煤、铁等资源是日本掠夺的重点。以原煤为例,1936年,华北向日本及东北输出原煤为100万吨。日军占领华北后,输出量猛增至400万~600万吨。1941年,日本军方进一步规定华北每年向日本本土输送原煤800万吨。

  --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请完成: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并指出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对中国社会变革产生的政治影响。(10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对华北资源掠夺的主要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日本对中国资源的掠夺造成的严重后果。(10分)

  解析:第(1)问中的"特点"可依据材料一中的主要行业等信息进行概括,"政治影响"需要结合必修Ⅰ的内容从直接影响和深远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第(2)问中的"主要特征"可联系材料二中"为了对侵略战争提供更有效的支援"等信息进行归纳,"严重后果"需要从中国经济发展、日本侵华战争两个方面进行说明。

答案:(1)特点:工业结构比例失调,轻工业发展较快,重工业和化工业获得一定程度的发展。政治影响: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相继发起新文化运动、国民革命运动;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为中国革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和中国共产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