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恩仇录》中的陈家洛自负文武双全,结果一事无成。金庸在表现中国文化时,并非一味弘扬,而是带有鲜明的批判。

  金庸小说中这些"大文化"的展现是建立在具体描摹的基础之上的。例如在《天龙八部》中,金庸就通过对一个不知名的灰衣老僧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佛家文化一灰衣老僧轻而易举地制服了所有的超一流高手,他在给天下英雄论述佛法与武功的关系时说,练武功本是为了提高佛法境界,然而佛法境界达到很高时,却又不屑于练武功了。这种对"大文化"的了解,让金庸在写作时挥洒自如。

  上世纪 50-70 年代的文学作品,出于"五四"新文学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和歌颂新中国的需要,对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否定多而肯定少,竭力给读者造成一种"开天辟地"的新气象。这样的国民文学使读者心理长期处于比较紧张的状态,相比之下,金庸小说所建立的民族国家形象,则从容、厚重,更具长久的稳定性。

(摘编自孔庆东《金庸与国民文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金庸小说广受读者的欢迎,与他从文化角度构建了中国的民族国家形象,建立了一个磅礴宏伟的"文化中国"有关。

  B.文章用"一部众声喧哗的文化交响乐"说明金庸的作品思想意蕴丰富,形象地展示了不同地域各具特色的文化风貌。

C.《神雕侠侣》中既有郭靖的侠肝义胆,也有杨过的蔑视礼法,由此可看出金庸的

思想从早期的儒家已经转变为道家。

D.金庸笔下的作品几乎涵盖了中国各个文化分区,读者阅读他的小说时,就相当于

进行了一次全方位的中国文化旅游。2.下列对原文论述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文章先总述金庸小说取得的成就,然后从多个维度分别进行阐述。论证结构清晰。

B.文章用具体的作品来论证观点,说服力强,也加深了读者对金庸作品思想的理解。

C.文章以《天龙八部》中灰衣老僧的事件为例,旨在证明金庸对佛家文化研究之深。

  D.文章提及儒家思想在金庸的作品中是富有变化的,体现了金庸对文化的批判意识。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 狄云和石破天对于如何做人的疑惑体现了金庸后期的作品常有很浓重的佛家思

想,展现了金庸小说虚无与消极的一面。

B. 金庸小说中许多人物的个性与他们的"水土"密切相关,说明成长环境的文化差

异,对人物性格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C. 金庸在他的作品中对儒家文化的展现从博大刚健到气象衰弱,体现了金庸对儒

家文化的态度由认同到否定的心理变化。

D. "五四" 时期新文学所推崇的美学惯性以及重写历史的时代需要,以致 50-70 年

代的文学作品让读者处于紧张的状态。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4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