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4页

那一天,罗布看到站长下了岗之后,又爬上了塔楼,他也悄悄地跟着爬了上去。站

长站在塔楼顶上,目光像是穿越了眼前所有的远山和密林。罗布问站长:"你是在想家么?"

  站长摇摇头:"每年都能回一次家,不太想了。我当了 20 多年兵了,却一次还没出过海子。"

"海子?"罗布很吃惊。

  "对。我们家乡那儿都是大草原,我们把草原上的湖泊叫作海子。其实,那不是真正的大海。"

  罗布一步跨向站长,他努力了好久,也没有说出一句话来。雾气漫上来了,整个山谷云雾涌动,这时,风也刮了起来。站长轻轻地对罗布说:"看,这多像大海呀。"

罗布使劲地点头,说:"像,太像了!站长,我都听到了海风。"山上的风确实像是海风。因为风正一下一下吹拂着罗布和站长帽子上的飘带。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

A.小说写罗布被分配到雷达站,见到大海的愿望落空,出乎他的意料。这一情节合

乎情理,因为前文有多处伏笔交代。

  B.罗布在新兵营,总是梦到军舰,但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的鼾声。表现了他对大海的强烈渴望以及愿望未能马上实现的失落。

  C.小说的细节描写富有表现力。"肩上的杠杠一个接着一个,脸上的皱纹也一道挨着一道"一句,生动地概括了站长 20 多年的军旅生涯。

D.小说用极为简省的笔墨描写了罗布的爷爷和阿爸,通过只言片语表现了生活在高

原上的人们的质朴天性和乐观态度。5.小说中"海子"和"大海"有何寓意?两者在文中交错出现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 分)

6.小说最后一段有何艺术效果?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5 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1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

材料一:

"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个小池塘。"这是当下对中国经济最生动的比喻。大海之大,在其辽阔深邃。中国有 13 亿多人口和世界最大规模的中等收入群体,有

960 多万平方公里国土和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城乡区域,庞大内需市场支撑起中国经济广

阔的发展空间。从经济表现看,中国经济发展健康稳定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生产要素条件没有改变,长期稳中向好的总体势头没有改变,依然是世界经济增长当之无愧的稳定器和动力源。

大海之大,在其澎湃动力。上亿户市场主体、2700 多万家民营企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9 亿多劳动力资源、超过 1.7 亿受过高等教育或拥有专业技能的人才不断释放红利,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这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深层次驱动力,是不可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