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III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作业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III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作业第2页

  D.能量在甲、乙之间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解析:选D。图中甲代表生产者,乙代表消费者,丙代表分解者,A错误;①和②分别代表生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错误;碳元素在甲、乙、丙中主要以有机物形式流动,C错误;能量在甲、乙组成的食物链之间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D正确。

  5.下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部分过程,其中甲、乙、丙、丁组成生物群落。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甲是绿色植物,丙是肉食动物

  B.图中箭头可以表示碳元素的流动方向

  C.①②③过程中伴随着能量的传递,其中丁所含的能量最少

  D.无机环境中的CO2可以来自细胞呼吸

  解析:选C。根据题图中的双箭头的位置,可推知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由此可知丁不在食物链上,故食物链中能量含量最少的应是丙,无法与丁比较。

  6.下面是不同纬度地带的六类生态系统(A~F)枯叶年输入量和枯叶现存量的比较表。分析下表可知,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生态系统 A B C D E F 枯叶年输入量/t·hm-2·a-1 1.50 7.50 11.50 7.50 9.50 50.00 枯叶现存量/t·hm-2 44.00 35.00 15.00 5.00 3.00 5.00   A.土壤有机物积累量的大小关系是A

  B.F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C.枯叶分解速率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没有关系

  D.分解者分解作用的强弱关系是A>B>C>D>E>F

  解析:选B。土壤有机物积累量可根据枯叶现存量判断,最大的应为A生态系统,最小的应为E生态系统。F生态系统枯叶年输入量最多,但枯叶现存量很少,最可能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枯叶分解速率与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有关,故与环境温度和湿度有关。分解者分解作用的强弱可根据枯叶年输入量与现存量的差值判断,六类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分解作用的强弱关系是A

  

  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独立进行的两个过程

B.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相互依存的两个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