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选修三 1.3城市生态工程 作业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选修三 1.3城市生态工程 作业第3页

解析:植物可以吸收水中的NO_3^"-" 、PO_4^3"-" 等,降低水中N、P等的含量;浮床可以遮光,抑制浮游藻类大量繁殖;浮床生态工艺能使沉水植物和底栖生物等水生生物得到自然恢复,使水域生态系统逐步达到相对稳定状态。

答案:A

2.下图是某地利用人工湿地处理城市污水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

B.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属于群落的水平结构

C.该人工湿地具有一定的蓄洪防旱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该人工湿地的构建充分运用了物质和能量循环再生、多级利用的原理

解析: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包括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和污水有机物中的化学能。芦苇在湿地边沿随地势高低分布不同是地形变化造成的群落水平结构。人工湿地的蓄洪防旱功能是一种生态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能量不能循环再生。

答案:D

3.控制噪声是城市环境保护的主要项目之一。下列措施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在居民区附近公路的两旁安装隔音墙

B.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在摩托车的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

D.建设高架道路[]

解析:建设高架道路,不能减弱噪声。

答案:D

二、能力提升

4.绿色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下图是某城市垃圾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的一种方案,请据图回答问题。

(1)该方案中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

(2)从对资源的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  。

(3)进行⑦过程的甲烷杆菌与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 。

(4)每一位市民都应该积极参与①②过程,具体做法是                  。

解析:(1)④⑤过程利用的生物是具有分解作用的微生物和动物,它们都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分解者。(2)从对资源的利用角度看,④⑤途径优于③途径的主要原因是减少了环境污染,同时又充分利用了垃圾中的物质和能量。(3)甲烷杆菌是原核生物,酵母菌是真核生物,两者在细胞结构上的最主要区别是甲烷杆菌没有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4)在日常生活中,应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以便于回收利用。

答案:(1)分解者 (2)可以充分利用垃圾中的物质和能量,减少环境污染 (3)甲烷杆菌无核被膜包被的细胞核 (4)将生活垃圾分类包装

三、综合应用

5.现有一生活污水净化处理系统,处理流程为"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兼氧池→植物池",其中植物池中生活着水生植物、昆虫、鱼类、蛙类等生物。污水经净化处理后,可用于浇灌绿地。请回答下列问题。

(1)污水流经厌氧沉淀池、曝气池和兼氧池后得到初步净化,在这个过程中,微生物通过            呼吸将有机物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