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4.1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思远  行远】2017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一部分  经济生活  4.10 科学发展观和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第3页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要实现未来中国制造升级,就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走可持续发展道路,①④正确;②中的"放弃"说法错误;③中"依靠自身力量实现"说法绝对,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学习和借鉴不可避免,也不能回避。

  答案:D

  10.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强调,要坚持向改革要动力,向结构调整要助力,在经济发展中不断改善民生。向结构调整要助力需要(  )

  ①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管理创新等驱动 ②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 ③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同步发展 ④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形成以工促农、以乡带城的新型工农关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①②属于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内容,入选;③错在"同步发展"上;④错在"以乡带城"上。

  答案:A

  11.2015年是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111周年诞辰。在总设计师及其后继者的努力下,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仍有不小差距。这说明(  )

  ①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一个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②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③我国城乡居民生活还没有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

  ④经济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的两极分化是不可避免的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受多种因素影响,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仍有不少差距,说明了小康社会发展具有不平衡性,需要我们继续奋斗,实现全面小康的目标,①②正确;我国城乡居民生活已经实现由温饱到小康的转变,③错误;我国当前还没有出现两极分化,而且通过收入分配改革,可以缩小收入差距,④排除。

  答案:A

  12.随着中国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变化,一些制造企业将工厂转向印度等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世界工厂"正在转移。这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是(  )

  ①增强创新能力,积极打造自主品牌 ②鼓励生育,降低人力成本 ③主动转型升级,推动自身发展方式转变 ④努力发展壮大,谋求"走出去"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解析:随着中国人力成本上升等因素变化,一些制造企业将工厂转移到人力成本更低的国家,这对中国企业的启示是要增强创新能力,积极打造自主品牌,主动转型升级,转变发展方式,①③正确;②的主体是政府,且"鼓励生育"的做法未必科学;④说法有粗放式发展之嫌,且"走出去"的说法与题意不符。

  答案:B

  二、非选择题

  13.2015年,党和国家总揽全局、科学统筹,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某校高三年级政治学习小组以"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为题开展探究活动并搜集到以下材料,请你参与其中。

新常态 新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