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发布》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
《302edu发布》西藏拉萨片八校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第2页

  中华饮食引进外来食物的过程,一是接受,二是消融。引进接受是前提,消融改造是目的。经过消融改造的食物同时被赋予新的含义,融入到传统的中华饮食中。如原产非洲的油料作物"芝麻",在中华饮食长期实践与探索中还被广泛地用为调味品,与本土饮食有机结合,被加入到许多甜馅、糕点、饼类食品中。中华饮食文化历久弥新,还在于不断汲取周边各民族及域外的有益文化元素,进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的变革。如中餐"合餐制"的形成。自先秦两汉至唐代,进食采用"分餐"方式。南北朝时期,胡人用的被称作"胡床"和"貊盘"的器具开始逐步向中原地区流传。"胡床"即现在的马扎,"貊盘"是一种较大的餐桌,它们便于餐者起坐取食。这些饮食器具的大范围推广以及对其一步的改造创新,打破了跪坐而食的局限,形成了围坐合食的进餐形式。而对"合餐制"的全面接受与文化认同,事实上也建构在"和"文化的理念之上。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的功能必然超越物质层面进入精神范畴,并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作为人类饮食文化的一种存在样态,中华饮食文化不仅在物质层面上体现了人对世界和自然的深刻认知与利用,更在精神层面上表达了人对美好事物不懈追求的愿望。在全球化时代,中华饮食文化并不会失去自我,而将在人类普遍的文化价值认同之下进一步为世界各国所认可。

(摘编自肖向东《论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饮食》)

1.下列关于中华饮食的表述,不能体现"和"文化思想的一项是( )(3分)

A.在接受了游牧民族的"肉食"饮食方式之后,汉族的食物来源更加多样,饮食结构发生了变化。

B.在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中华饮食逐渐接受了亚洲其他地区的食物品种,进一步扩大了饮食范围。

C.任何一个厨师,想要制作出真正的中华美食,就必须将中国本土性饮食原料与中国厨艺有机结合起来。

D.芝麻引入中国后,首先作为新的油料作物被接受,后来有了新的含义,被广泛地应用为调味品。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今天我们翻开中国食谱,大多数人已经不易准确地辨认出哪种食物是地道的中国食物。

B.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中华饮食形成了米面为主食、蔬菜肉鱼为副食的饮食结构,具有鲜明的本土性。

C.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餐馆,只要是提供"中式餐饮"的,就离不开中国本土化的饮食要素。

D."胡床""貊盘"带来了很多便利,南北朝时期在中原大范围推广后,推动了中华饮食进餐形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