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作业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作业第2页



3.右图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 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

                

A.200 g B.250 g C.500 g D.1 000 g

解析该题有2条食物链,但因计算的是猫头鹰和植物的关系,则可当作"1条食物链"来看;"至少"提示应按20%的传递效率计算,所以需要消耗植物的量为20 g÷20%÷20%=500 g。

答案C

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羊吃草,草中能量都流入羊体内

B.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C.通过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

D.生态系统稳定时没有能量的输入,只有能量输出

解析羊吃草,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流向分解者,其中的能量被分解者释放出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通过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生态系统稳定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动态平衡。

答案B

5.我国谚语中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食物链的原理。若鹰迁入了蝉、螳螂和黄雀所在的树林中,捕食黄雀并栖息于林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鹰的迁入增加了该树林中蝉及其天敌的数量

B.该生态系统中细菌产生的能量可流向生产者

C.鹰的迁入增加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消耗的环节

D.鹰的迁入改变了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

解析本题考查食物链及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鹰迁入后,形成了食物链:植物→蝉→螳螂→黄雀→鹰。鹰捕食黄雀,因此鹰的迁入会使该树林中黄雀(螳螂的天敌)的数量减少,黄雀的数量减少又使螳螂(蝉的天敌)的数量增多,进而使蝉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