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增殖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细胞的增殖 作业第3页

(3)若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常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该材料优于其他部位的原因是____ ___ _ 。

(4)若观察有丝分裂,所用的理想材料为________,简要的写出操作流程___ _____。

(5)在"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状况"和"观察有丝分裂"两个实验中,都用到了盐酸,它在两个实验中的作用分别是___ _____。

  

【答案与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D

【解析】A.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使得染色体数目加倍,故A错误;B.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使得同源染色体加倍,故B错误;C.有丝分裂间期,完成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即0→4 N,故C错误;D.有丝分裂间期完成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使得DNA加倍,故D正确。故选D。

2【答案】C

【解析】在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最清晰。

3【答案】A

【解析】在有丝袭前期和中期有着丝点未分裂,存在染色单体,且由于已经完成了 DNA 的复制,所以染色体、染色单体、 DNA 分子三者的数量比为 1:2:2 。

4【答案】A

【解析】在有丝分裂中期核仁已经消失,细胞膜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不到,赤道板并不是一个结构。

5【答案】D

6【答案】D

【解析】每条染色体上的DNA含量随间期DNA分子复制而加倍,因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而减半,故de段表示后期和末期。

7【答案】D

【解析】DNA 的复制发生在间期,抑制恶性肿瘤细胞的 DNA 复制,就是使这些细胞停留在细胞周期的间期。

8【答案】C

【解析】发育的受精卵能进行旺盛的有丝分裂,便于观察。

9【答案】D

【解析】A.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纺锤体都是由两组中心粒发出的星射线形成的,A错误;B.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间期都会进行染色体的复制,B错误;C.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C错误;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向内凹陷最后缢裂成两个子细胞,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形成细胞板并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D正确。故选D。

10【答案】A

【解析】因为细胞的分裂间期很长,所以在观察细胞有丝分裂时看到最多的是处于间期的细胞。

11【答案】B

12 【答案】C

【解析】此题的关键在于有丝分裂后期没有染色单体。

二、非选择题:

1【答案】(1)中 4 8 8 ; (2)8 8 0

【解析】本题图形显示,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由此可以推出,此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由于染色体数目是以着丝点数来确定的,据此可判断细胞中共有4个染色体。在分裂间期细胞已经完成了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所以在分裂中期细胞中,每个染色体含有2个染色单体。每个染色体也含有2个DNA分子。此细胞的下一个时期,也就是分裂后期,在后期细胞中由于每个着丝点分裂为两个,染色单体变为了染色体,所以染色体数目是中期的两倍,而染色单体就不存在了,变为零,DNA分子数中期与后期相等。

2【答案】

(1)截取根尖太长 所取细胞大部分为伸长区细胞已死亡 转换视野,在其他视野中寻找

(2)没有经过漂洗,盐酸和碱性染液反应,染色效果差

(3)没有经过压片,细胞重叠

(4)解离温度低或解离时间不够

【解析】甲的取材太长,根尖结构中只有根尖分生区细胞处为旺盛的分裂状态,应取2~3mm为宜,且在解离时已杀死细胞,细胞已死亡,不可能再分离。乙同学没有漂洗染色,残留的根尖细胞中的盐酸会和碱性染色液反应,影响染色效果。丙同学没有压片,细胞重叠,透光性差,看不清细胞。丁同学解离的温度或时间不够,应在室温下解离3~5min,若在10℃时解离,解离时间应相应延长。

3【答案】

(1)管状叶; 无水乙醇; 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在滤纸上的扩散速度也不同

(2)(紫色)鳞片叶外表皮; 不同浓度的细胞外液(或清水和蔗糖溶液)

(3)鳞片叶内表皮; 颜色浅、由单层细胞构成

(4)根尖(分生区细胞); 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5)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