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学年科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梳理)
2018学年科教版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自由落体运动(知识梳理)第3页

【解析】题目中只是说物体从静止开始竖直匀加速落下,那么此物体的运动是否为"自由落体运动"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判断.

我们可以运用自由落体运动的位移公式先算一算自44.1米高空下落到地面所需的时间:

      

由此可知:如果此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只需要3秒钟就可到达地面.但是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告诉我们需要4秒钟才能落到地面,可见此物体不做自由落体运动.

  既然此物体不做自由落体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也不是重力加速度.那么加速度是多少呢?此物体虽然不是"自由落体运动",但仍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用下式解题:

  

  

  然后再根据v=at可求出v:

  v=at=5.51×4m/s=22.04m/s

  取三位有效数字,此物体到达地面时的瞬时速度为22.0 m/s.

【点评】应用公式计算问题时,一定要分析物体的运动特点,不可滥套公式,要注意公式的适应条件.

类型二、对自由落体运动规律的考查

例3、从离地500m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取g=10m/s2,求:

  (1)小球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2)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小球在第1s内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

  (3)小球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思路点拨】熟悉自由落体运动的基本规律。

【答案】10s 5m 95m 125m

【解析】由h=500m和运动时间,根据位移公式可直接算出落地时间、第1s内位移和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最后1s内的位移是下落总位移和前(n-1)s下落位移之差.

解法一:(1)由公式:h=gt2,得落地时间:

    (2)第1s内的位移:h1=gt12=×10×12 m =5m

     因为从开始运动起前9s内的位移为:h2=gt22=×10×92m=405m

所以最后1s内的位移为:h10=h-h9=500m-405m=95m

(3)落下一半时间即t'=5s,其位移为:h5=×10×52m=125m

解法二:根据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位移的特点,由第1s内的位移h1=5m,

    可直接用比例关系求出最后1s内的位移,即h1:h1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