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X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
2019-2020X学年人教版必修三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作业第3页

  骼肌不自主的收缩产生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体内有轻微病原体感染时,白细胞数量增多是为了清除病原体,保持内环境稳定;口渴时,内环境渗透压上升,体内会通过调节作用使尿量减少,以维持渗透压平衡;出现肺水肿是病理表现,说明内环境中渗透压被破坏,水分增多,内环境稳态失衡。

  8.(2018·朔州期末)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不会有明显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解析:选C 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但由于缓冲物质的作用,pH不会明显下降;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血浆内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中暑是由于体温调节失衡和水盐代谢紊乱产生的,而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都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有关;佝偻病是由人体缺钙导致的,其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9.利用教材中的实验"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中的实验数据,得出的有关判断不合理的是(  )

  A.生物材料中加入酸或碱后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

  B.生物材料可以通过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

  C.若只用缓冲液和生物材料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对酸碱物质具有缓冲作用

  D.若只用自来水和生物材料作对照,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有类似缓冲液中的缓冲物质

  解析:选B 生物材料和缓冲液中都有缓冲物质,而自来水中没有,所以加入酸或碱后,生物材料的pH的变化更像缓冲液;离体的生物材料的生理活动已不能正常进行,生物材料中的缓冲物质能够对酸碱度的变化起缓冲作用;用自来水、缓冲液与生物材料对比分析,形成两组对照实验,才能充分说明生物材料中具有缓冲物质,对酸或碱具有缓冲作用。

  二、非选择题

10.下图表示内环境稳态与各系统的功能联系示意图。据图在下列横线上填写适当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