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11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11第4页



一、复习引入

二、探究新知

  

  

  

三.积累运用

  

  

四、小结   1.复习。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会了什么知识?

  2.引入。同学们,我们身上穿的衣服是怎么做出来的?

  这么长的布料,如果用你手上的尺子量,你觉得合适吗?

  教师指出:量布、长绳等比较长的物体一般用米尺。这节课,我们继续认识比厘米长的长度单位"米"。(板书课题。)

  

  1.认识米尺。

  请你用你手上的小尺子来量一量我们教室黑板的长度,哪位同学愿意用你的小尺子量一量?

  说一说有什么感受?

  这样一小节一小节地量,太麻烦了,拿老师的这把尺子(教师出示米尺)试试,

  教师指出:刚才我们用的这把尺子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板书:1米)

  米是比厘米大的单位,1厘米只有这么一点,1米却有这么长,请同学们用手来比划一下。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用我们手上的直尺就行了,可是量比较长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就麻烦了,这时我们可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2.观察刻度。

  看着尺子上的刻度,数一数,0~10表示从0到10是10厘米,接着是20、30、40、......100。

  1米里面有几个10厘米?

  1厘米1厘米地数,1米里面有几个l厘米?

  (板书:1米=100厘米)

  3.量出长绳。拿出准备好的长绳,量出1米。(注意:量时刻度O对准绳子的左端。)

  学生分小组合作量,交流反馈,接着量2米、3米......

  4.估量。把绳子放下,把手张开比划1米的长度,看谁估的准。

  教师指出:通常情况下,我们不可能随身携带尺子,当我们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时,我们可以用身体的尺子去估一估。

  

  1.量一量,填一填。(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3题)

  (教师出示一支铅笔。)这支铅笔的长度大约是多少厘米?大约几支长1米?

  一根筷子大约长多少厘米?大约几根长1米?

  2.估一估。(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4题)

  先估量,再在合适答案后的口里打"√",说说理由。

  3.操作性练习。

  (l)认识卷尺和皮尺。

  我们可以用卷尺和皮尺来量身高。

  教师出示卷尺和皮尺。

  (2)完成教材"练习一"的第5题。

  分小组合作测量,4个人用1米长的卷尺,合作量教室里较长物体的长度,测量后进行汇报并交流。

  

  今天我们认识了什么长度单位?它有多长?为什么?用手比划一下,通常量哪些物体的长度时用它作单位?

  小结:这节课我们又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米",把我们的两只手张开,大约是1米。生活中有很多长度是1米的物品,下课后带着发现的眼睛去找找它们吧!   生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长度单位--厘米。

  生2:厘米可以用来测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不合适。)

(学生举手,教师让一位生来量。)

(让学生说。)

指名上台量一量。师生合作,很快就量出黑板的长。

(10个10 厘米。)

让学生数并作答。(100个)

同桌合作进行测量和估算。(由于铅笔和筷子的规格不同,在学生测量时建议学生取整厘米数。)

  学生认识卷尺和皮尺。

  同桌合作量一量。用卷尺量黑板的长和身高。

在复习厘米的基础上,提出让学生感受用厘米量较长的物体的不便利,从而产生困惑,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去认识米。

通过对米尺的认识帮助学生理解,米尺一共是100厘米,就得出1米=100厘米。这时再进行一些简单的米和厘米之间的单位换算,加深对米和厘米之间关系的理解。

练习通过不断引导学生参与看、指、比划、量、找等大量的操作,促进他们对米的认识,并培养良好的数感。

板书设计:

认识米

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