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选修4 专题一 第3课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作业
2018-2019学年人民版选修4 专题一  第3课 康乾盛世的开创者——康熙 作业第2页

是中国的主权。B项不符合史实,A、C两项是就条约签订的背景和内容而言,都不符合题意。

4.(2017·温州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终将军施琅之世,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琅殁,渐弛其禁,惠、潮之民乃得越渡。"--《理台末议》

材料二 清朝收复台湾以后,施琅对郑氏家族没有采取报复手段,还亲自到郑成功庙致祭。但施琅此时的表现既有出于政治利益的考虑,也不无清廷约束的结果。因此,全面肯定他此前的作为既无必要,也不合理。--葛剑雄《如何评价施琅的历史贡献》

(1)根据材料一,概括施琅的管理政策,并指出其推行这一政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施琅的历史贡献,并说明评价历史人物的标准。

答案 (1)政策:严禁东南沿海的人们出海。

原因:海盗猖獗。

(2)贡献:代表清政府收复台湾,维护了国家统一;捍卫了民族尊严。

标准:一是看是否推动历史的发展,推动即肯定为主,阻碍即否定为主;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长远)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或经济)的发展。

解析 第(1)题第一问,从材料一"严禁粤中惠、潮之民,不许渡台"可知,施琅的管理政策是严禁东南沿海的人们出海;第二问,从"盖恶惠、潮之地素为海盗渊薮,而积习未忘也",可知原因是海盗猖獗。第(2)题第一问,结合施琅收复台湾维护国家统一的史实,说明其历史贡献;第二问,运用历史分析方法,从历史人物对历史进程、社会发展、人民利益是否起推动作用等角度评价其作用。

[基础达标]

1.康熙帝剪除鳌拜集团和平定三藩之乱,从根本上说是因为这两种势力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