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远 行远】人教版必修3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全国模拟题组合卷
【思远  行远】人教版必修3 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全国模拟题组合卷第2页

③传统道德影响人们的价值选择,仍具有现实意义 ④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文化传承的纽带不能断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19.(2015湖南长沙二模,19,"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传统文化的继承")在城镇化的浪潮中,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中"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人们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原因是(  )

①乡村承载传统文化,乡村衰落是传统走向现代的必然现象 ②乡村承载的乡土栖居方式已经成为多数人的生活选择 ③乡村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④乡村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体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乡村承载的是传统的乡村文化,①错误;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多数人选择了城市的栖居方式,但对富有特色的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这说明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乡村因为寄托了人们的乡情乡思而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也因为承载着不同地域的特色文化而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②错误,③④正确。故答案选C项。

18.(2015湖南长沙一模,18,"传统文化的继承")习近平总书记以郑板桥"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教导干部一定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重要的位置,切身体察人民的疾苦,凡事以民生为导向;以"心不动于微利之诱,目不眩于五色之惑",要求干部洁身自好、廉洁从政。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借鉴古文经典治国理政表明(  )

A.传统文化是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

B.传统文化仍有现实意义

C.传统文化是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

D.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的基础

答案:B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传统文化的作用,考查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难度中等。现代思想的主要源头是日新月异的实践活动,A项不选;郑板桥的诗词是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引用、借鉴古文经典治国理政,说明它有现实意义,B项正确;C项阐述的是传统文化的产生而非作用,不选;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D项错误。故答案选B项。

27.(2015吉林长春第一次调研,27,"传统文化的继承""文化与经济、政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是国人的传统习俗,然而,燃放烟花对环境的污染也不可忽视。对于重大节日是否取消燃放烟花引起了网友的热议。观点一认为:不能取消,燃放烟花是重要的民族习俗,是对传统春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观点二认为:应该取消,燃放烟花会导致空气质量污染和资源浪费。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春节等中华民族重大节日是否应取消燃放烟花爆竹。(可以任选一种观点论述)

答案:答案一:不能取消。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和相对稳定性。文化习俗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会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习俗应该得到继承。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烟花是传统节日符号之一,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不应该被禁止。③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一定的文化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重大节日燃放烟花爆竹有助于推动经济的发展。④春节等民族节日燃放烟花,有利于集中表达民族情感,增进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答案二:应该取消。

①随着经济、政治的变化发展,传统文化应该与时俱进才能发挥积极作用。燃放烟花爆竹污染空气,必须禁止。②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传统民俗文化,采取一些新颖、健康的庆祝方式来继承传统。③对待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