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同步练习 第4章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测评
【测控指导】2015-2016学年高二生物北师大版必修三同步练习 第4章 生物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测评第2页

解析:根据题意,该菌种是需氧型微生物,"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又说明它不是自养型微生物。该反应器没有生产者,不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也就无法实现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该微生物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答案:B

4.保护生物多样性,下列叙述不正确的(  )

A.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和利用

B.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是完全禁止采伐树木

C.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全面禁止捕鱼并不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

D.我国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全面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解析: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并不完全禁止采伐树木,相反,适时地、有计划地进行合理的采伐,不仅能够获得林木产品,而且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更新。对于海洋生态系统来说,全面禁止捕鱼并不是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最佳方案,适时、适量地捕捞成鱼,不仅能够收到经济效益,而且有利于幼鱼的生长发育,这样才能长久地实现渔业的高产稳产。

答案:D

5.(2015课标全国Ⅰ理综,4)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解析:本题考查群落演替的知识。灌木阶段由草本阶段演替而来,物种数目更丰富,群落的空间结构也更复杂,A、B两项错;群落的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取决于生物的种类、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灌木阶段生物的种类较多,其自我调节能力较强,C项错;草本阶段,在动植物的共同作用下,土壤中的有机物逐渐增加,通气性也较好,为群落由草本阶段向灌木阶段演替提供了适宜的环境,D项正确。

答案:D

6.下列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最关键的生物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 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 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 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

答案:D

7.下图中食物网中的猫头鹰体重每增加20 g,至少需要消耗植物(  )

A.200 g B.250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