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2edu解析】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
【302edu解析】山西省汾阳市第二高级中学、文水县第二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第2页

  至于人类,看上去似乎比动、植物自由得多,实际上他们所受的限制也更多,除了名、利、富、贵之外,还有伦理道德、感情欲望等多种牵累,而且对死亡的恐惧和担忧的精神负担,远远超过其他生物。从受限制这个角度来审视人生,人是世界上所有事物之中最不自由的。所以庄子认为只有"无己"的"至人"、"无功"的"神人"、"无名"的"圣人"才是进入绝对自由境界的人,这就是庄子的理想人格,而"逍遥游"也就成了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

  (节选于《智通庄子--游心于物之初》)

1. 下面关于庄子及其《逍遥游》的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庄子把《逍遥游》放在《庄子》开卷第一篇,客观上显示了《逍遥游》在整部《庄子》中的突出地位。

B. 从《逍遥游》的内容我们可以获知,"逍遥"指的是一种超凡脱俗,不为身外之物所累的一种心理状态和精神境界,几乎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说的"绝对自由"。

C. 《逍遥游》中的大鹏鸟看似很逍遥,斥鷃看似随心所欲,但它们同样都没有得到真正的逍遥自由。

D. "逍遥游"是庄子的理想人格,是庄子理想的人生境界,它在现实中是不可能实现的。

2. 下面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逍遥"一词并非庄子首创,而是继承于《诗经》,庄子的"逍遥"与《诗经》的"逍遥"相比内涵更加丰富。

B. 庄子的自然哲学是庄子逍遥哲学的理论基础,庄子的相对主义是他的哲学的认识论根源和走向逍遥境界的思想方法。

C. 宇宙中的万物都是不能真正逍遥的,因此他们的存在和表现都是"有所待"的,都是不自由的。

D. 人虽然被称为万物之灵,但他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深受外界条件限制的,都是不自由的,因此也就谈不上真正的逍遥。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逍遥"是一种不受外界所困的境界,那么只要我们不为功名、红尘所累就可以达到真正的"逍遥"。

B. 庄子思想的主要内容是追求"逍遥",这也是庄子思想区别于其他所有思想的特质。

C. 从庄子的《逍遥游》我们可以知道,人要想获得更多的自由,那我们就得回归自然的怀抱,与自然融为一体。

D. 因为庄子真正理解了"逍遥"于人生的意义,所以才在妻子死后放声高歌,才在高官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