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作业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必修1 4.2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 作业第3页

  

  A.当温度增加到15 ℃以上,细胞膜的流动性发生变化

  B.该实验证明膜蛋白能够在膜表面运动

  C.温度对膜蛋白的扩散有影响

  D.图中数据说明融合时间越长形成的嵌合体越多

  解析:由图示可知,在低温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较小,温度适宜时形成嵌合体的比例较高;15 ℃以上时细胞膜的流动性明显发生变化;从图中无法得出融合比例与时间的具体关系。

  答案:D

  10.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中形成稳定的脂质双层膜的原理而制备的人工膜。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极性端(亲水)与非极性端(疏水)排列是不同的,搅拌后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下图)

  

  (1)将脂质体置于清水中,一段时间后发现,脂质体的形态、体积没有变化。这一事实说明脂质体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________。

  (2)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的是(  )

  

  (3)由脂质体的形成原因及特点分析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是________,同时也可推测水分子的跨膜运输不是真正的物质扩散,它最可能与膜上的________成分有关。美国科学家阿格雷试图从人血红细胞上寻找这种蛋白质--CHIP28。他以这种细胞为实验材料的最可能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脂质体形成的原理是磷脂分子具有亲水端和疏水端,单层脂质分子在水面上搅拌后就形成了球形脂质体。

  答案:(1)稳定性 (2)B (3)磷脂双分子层 蛋白质 成熟的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的膜结构,便于获得纯净的细胞膜

  【素养养成练】

11.为探究温度对膜透性的影响,取质量和形态相同的两块马铃薯进行对照实验,所得到的结果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