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
教科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挑山工》教学设计第1页

             《挑山工》教学设计

一、 图片引入,设疑激趣

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幻灯:泰山风景)看了图片,你感受到了什么 ?你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吗?

泰山长200千米,主峰玉皇峰海拔1524米,高接云天,因此,泰山被尊为五岳之首。它突兀峻拔,雄伟壮丽,每年都有成千上万的游客来这里游览观光。

当代作家冯骥才先生也攀登了泰山,然而给他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壮丽的山色,而是一

个挑山工。这是为什么呢?现在我们就共同走进课文《挑山工》,去一探究竟。(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自由快速朗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并标上自然段序号

2、读完了吗?有不认识的字吗?

课文有几个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

3、快速浏览课文,指名回答

三、精读感悟,理解课文

1、通过读课文,你知道挑山工是做什么工作的吗?老师这里还有几张挑山工的图片呢(幻灯片)可以看到每个挑山工都......

2、 担着这些重物,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呢?学习第1自然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象挑山工登山的画面。

(1) 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幻灯片)

(2) "从台阶的左侧起步,斜形向上......到了左侧再转回来"就像这样(幻灯片演示)

(3) 游人呢?

(4) 挑山工这样登山有什么好处吗?

但通过看幻灯片,我们也可以看出这样行走的弊处......

3、 学习第2-6自然段,理解感悟挑山工形象

知道了这一点,在前面的阅读中你有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对于这个说法,你相信吗?事实胜于雄辩,下面我们就跟随冯骥才先生到泰山去看一看。

(1)请同学们读课文3--6自然段,边读边画,看看作者与挑山工几次相遇,每次都是怎样的情况。

(2)汇报交流

(3)你们有没有发现这几次相遇有什么共同点?

到底是为什么呢?作者也同你们一样,心中产生了不解之谜。后来这个问题解决了吗?

(4)下面我们来看看挑山工是怎样说的。(推荐一个朗读最好的读第5自然段) 其他同学仔细听,他说的对吗?为什么对?

(5) 说说自己的看法,相机板书

"我们和你们不一样。"哪不一样?理解"一个劲儿",为什么不一样?

(6) 挑山工这样登山只是一天吗?在文中找到相关语句。(指名读)

透过这句话,我们仿佛看到了(幻灯片)

(7) 如果现在你就是这个挑山工,有什么感觉?特别是自己还能给别人讲道理呢! 让我们带着自豪,得意再读他的话吧

齐读第5自然段

四、谈体会,总结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