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教学设计(部编)
免费下载《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教案教学设计(部编)第1页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教学目标:

1. 反复诵读,体会词句的意境

2. 细细欣赏,理解词人的感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引领学生回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师生齐声背诵后,直接导入课题。

(板书词题)

二. 析题

1. 分辨词牌和题目

2. 问题:读词题,你发现了什么?

a. 词是辛弃疾写给陈同甫的。(明确辛、陈二人志同道合的关系)

b. 这是一首壮词。(设疑:何为壮词?)

三. 初步感知--朗读

1. 出示要求。生读。师及时点评纠正。

(易错点:"的卢"的"的"为四声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的节奏)

2.配乐师生共同诵读

四.品味"壮词",想象画面。

思考:在朗读中,你觉得那一句最能带给你雄壮、豪放的感受?为什么?这引发了你怎样的想象?

生自由回答,师点评。

预设:1."八百里"句的对偶,炼字"分、翻",极力宣染了军营生 活的热闹。

深入引导:将士们为何要喝酒吃肉,奏乐歌唱?

2."马作的卢"句的比喻,炼字"快、惊",用典极力渲染战斗场面的激烈。

3."了却"句的豪情壮志。

4."梦回吹角连营":满天的厮杀声。

5."沙场秋点兵":"秋"字的肃杀感。

小结: 这首词无论从题材、语言风格还是表达的感情都堪称壮词呀!辛弃疾不愧是豪放派大家呀!再次诵读。

五.交流探究,领悟"可怜"

小组讨论:"可怜"一词表现了词人怎样的心情?

出示本首词的背景材料和《永遇乐》深入探讨、及时板书:梦 可怜

延伸:在南宋,"可怜"的还有谁呢?

六.赏析"醉"

同桌交流:作者为什么要"饮醉"?(板书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