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一 第10课 鸦片战争 教案第1页

年级  高一 科目  历史 课题  《鸦片战争》 教学

目标 知识与能力  

识记美国邦联体制、1787宪法制定、两党制形成等基本史实。

理解美国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主要内容与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结构。

运用美国1787年宪法体现的原则和影响;比较英美两国政治体制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问题引导法;教师引导及同学思考相结合的办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教材资料)。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认识美国制度上的不足和发展完善,明白美国制度创新对北美社会改革以及对世界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大意义。

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美国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力结构。

教学难点: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本节用设问法导入:

  同学们,谁认识这种美丽的花啊,(同学回答后叫罂粟花)。

  谁知道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呢?(同学回答全教师总结)

  对,它能制成鸦片。鸦片是什么?鸦片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扮演了什么角色呢?它给中华民族留下了怎样的痛苦回忆呢?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相关内容--"鸦片战争"。(这里改动较大,你思考学习一下)

  接下来展示鸦片战争中的部分照片和影像资料,如:战争中浴血奋战的将领的画面、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幅浮雕虎门销烟、电影《林则徐》《鸦片战争》片断段等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同时通过这些资料让学生了解了中国古代明清大帝国的盛世景象的背后,潜伏了严重的社会危机,中国封建社会渐渐走向迟暮。由上述情景再现模式带领学生步入本课学习。

  (二)学习新课

  在这一过程中,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

  首先,让学习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

  2.英国走私鸦片对中国造成哪些危害?

  3. 面对着鸦片的危害,作为统治中国的道光帝会采纳什么措施?如果会的话,他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你有何感受?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去采取什么措施?

4."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怎样?结局如何?

5. 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呢?及失败的教训?

  让同学们带着问题来看课文,这样既可以提高了同学的阅读效率,而且还可以强化他们的分析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其次,开展合作探究式学习。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解决自学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

  (分组讨论的过程 第一步:分组,前后两排共6人为一小组,若有单排的并入前一组,各组推荐一名小组长。

  第二步:分工,各小组长到老师那里领取小组探讨的话题,然后进行内部分工。

   第三步:汇总,讨论结束后由小组长将本组学习成果汇总并在班级中展示交流。)

  再次,在教师带领下共同总结上述问题。

  1.英国为什么要向中国走私鸦片?(第一小组回答)

  教师引导:(从两国贸易角度分析)

  19世纪上半期的英国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中英进出口贸易中,双方的主要状况如何?(19世纪上半期,英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开辟国外的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廉价的原料,英国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在中英进出口贸易中,英国向中国输出呢绒、布匹,但很难卖出去,相反,它要从中国购买大量的茶叶、生丝、瓷器。在中英两国贸易中,许多白银流入中国。19世纪上半期,中国对英贸易一直处于出超地位,而英国对中国的贸易却处于入超地位,而且这种逆差一年大似一年。而当时英国资本主义工业革命蓬勃兴起,急需向外输出商品,它不能容忍这种不利处境的继续,开始想办法改变这种状况。英国发现,从事毒品鸦片的贸易,可以牟取暴利,就开始向中国走私鸦片。)(这里可以展示一些贸易数据)

  2.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哪些危害?(第二小组回答)

  教师引导:(利用多媒体出示吸食者图片,直观,有震撼力。从民众和国家两个方面分析)

  (1)什么是鸦片?俗称"大烟", 鸦片的主要成分是吗啡,是一种强烈的麻醉剂,它原为药用,用于止痛、镇定,但若过量吸食,毒性便会伤害身体,而且极易上瘾。烟瘾发作时,人极其痛苦,非鸦片不可解。天长日久,人的身体和精神都会被鸦片这个恶魔侵蚀得如同行尸走肉一般,最终弄得倾家荡产,家破人亡。

  (2)英鸦片商走私鸦片的利润高得惊人。据有关资料统计,鸦片战争前,英商向中国输入鸦片达42万多箱,给他们带走了三四亿银元的财富。

  总结危害: a.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b.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更加腐败;

c.毒害中国人民身心健康,削弱军队战斗力。

  3.面对着鸦片的危害,作为统治中国的道光帝会采纳什么措施?如果会的话,他会采取了怎样的措施?你有何感受?如果你面对这样的情况,你会去采取什么措施?(第三组回答)

  (设计意图:创设形象情景,引领学生走进历史,旨在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好奇心。提供一些资料、照片和影像)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禁烟。 道光皇帝采纳了林则徐的建议,并采取措施:①缉拿烟贩;②整顿海防;③停止中英贸易、封锁商馆;④虎门销烟。

  感受:林则徐以"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他维护了中华民族的利益,表现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引导学生学习林则徐的爱国精神)

  4. "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过程怎样?结局如何?(第四组回答)

  起止时间:1840年--1842年

  过程:(多媒体课件展示"鸦片战争英军入侵路线图",介绍战争的两个阶段及路线图。)(战争的过程略)(把问题的重点放在中国爱国官兵和人民群众在鸦片战争中的英勇抗争上。)

  引导学生把中国军民的反侵略斗争概括为:

  人民群众的自发反抗--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清军爱国将士--英勇作战,为国捐躯

  面对英国侵略者的侵略暴行,中国人民奋起反抗,展开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广州三元里人民的斗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斗争的开端;广大爱国将士的浴血抗战、为国捐躯,表现出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值得后人敬仰。

  结局:中国战败,1842年清政府被迫签定中国近代史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5. 中国为什么会战败呢?及失败的教训?(第五组回答)

  (1)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请同学们开教材,认真阅读教材的内容,划出能够反应鸦片战争前中国和英国具体情况的关键词句并结合幻灯片上的图片归纳一下"鸦片战争前夕的国内外形势"。

  引导学生填图表。(多媒体展示)

  国际(英国)   国内(中国) 政治方面 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封建专制统治 吏治腐败 经济方面 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 自然经济为主,财政困难 军事方面 船坚炮利 军队废弛军队战斗力弱 外交方面 殖民扩张 闭关锁国,虚骄自大 综合方面 综合国力强大 腐朽落后 危机四伏

  学生通过此表格的填写,不但能对中国的中国封建社会危机四伏的衰落景象一清二楚,而且对欧亚大陆两端的中英两国兴衰格局有鲜明的比较。这样有利于学生对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理解。

  最后,归纳总结"鸦片战争"的经验教训。(主要由学生发言和教师完成。)

  鸦片战争给中国人留下了一条极其深刻的教训,这就是"落后就要挨打"。19世纪初,世界资本主义大潮滚滚向前,工业革命方兴未艾,而此时的中国却仍在封建社会中徘徊,当时盛行的君主专制制度和闭关政策不断拉大着中西方的差距,落后的政治制度和科学技术并没有引起统治集团丝毫的警觉,他们继续陶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不能自拔""。正是因为落后,中国在19世纪成了列强侵略的目标,正是因为落后,中国在这次战争中屡遭惨败。

  所以,作为中华民族的每个成员,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了解祖国的过去,不忘昨天,珍惜今天,创建美好的明天。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有人说:是因为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商人的利益,如果林则徐不采取禁烟形式,英国就不会发动鸦片战争。你的看法是什么?(通过影像资料和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设置争议问题.以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揭示战争爆发的必然性,让学生思辨历史发展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辨证关系。)(列举一些资料分析)

材料一:中国禁烟运动 "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 ----《安得鲁· 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材料二:义律报告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称:中国政府禁烟"乃是陛下政府对于过去所受的一切损失取得的补偿的最好理由",也是扩大对华贸易"最有希望的机会"。中国"强迫缴出英国人的财产(指是鸦片),就是一种侵略。"应该使用足够的武力",对中国进行"迅速而沉重的打击"。

  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来总结,要批驳一种认为禁烟运动是导致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的错误观点。教师最后根据学生回答来总结,英国政府发动这次侵略战争是蓄谋已久的,以大炮保护鸦片走私,是英国资产阶级的既定政策。但是必须明确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英国为了扩大殖民地和海外市场。中国的禁烟运动沉重打击了英国的鸦片走私活动,这是战争爆发的直接原因。如果没有林则徐的禁烟运动,英国资产阶级也会寻找出另一借口来发动战争的,这是毫无疑问的。由此可见,鸦片战争的爆发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五、课后思考

  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我们今天主动开放,和许多国家建立贸易关系,这和当时的对外贸易不同之处在哪里?

六、 板书设计(加上内容)

鸦 片 战 争

七、教学反思

  本课是新学期的第一节课,由于自己是新面孔,学生对我还有一定的新鲜感。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迅速从我的身上转移到课文中来,也是我在上课之前一直思考的一个问题。上课时,我通过设计几个与课文内容有关的问题来导入新课,让学生回答,将课堂气氛调动起来。随后,让学生带者问题来阅读课文,学生的思路很快转到课本上,课堂教学也顺利地进行。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内容丰富,重点、难点多,可以展开、补充的知识点也很多。在保证教学进度,充分利用课文中文字、图片、小字部分等书本资料的前提下,有选择地补充一些相关知识,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历史事件的把握。

   在讲课过程中,通过采用设置问题、展开讨论、举例、对比等方法,讲解本文重点。

   总体来看,各班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都比较高,上课表现都不错,能够积极回答问题,讨论也很热烈。但是,有些班相对有点沉闷,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比别的班级稍有逊色,需要再好好调动一下。

   一轮课上完后,发现自己在很多方面还需要改进:充分准备,将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考虑进去,认真备课;课堂语言还要适当简练,减少罗嗦、重复的话;语言的组织和逻辑性还需加强;同时,要和组里老师多讨论、多听课、多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