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 教案4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四5.2意识的作用 教案4第1页

《意识的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生活与哲学》第二单元第五课第二框《意识的作用》,在这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意识的本质》这一框题,了解了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人脑的机能,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这为过度到本框题"人能够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这个知识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上好这堂课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投身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

  二、学情分析

  在这一节课中,学生将学习到意识的能动作用相关内容,这一内容从理论上较为抽象,学生在学习、理解与掌握的过程中可能会感到一定的困难。但本节内容在实际生活中有众多的反映与体现,因此,作为新授课既要注重知识点的讲解,同时又要注重指导学生学会从生活、身边做到有效的发现与体会。

  三、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六大核心素养,培育学生健全人格,弘扬民族精神,确立理想信念,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1.文化基础

  (1)人文底蕴:引导学生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2)科学精神:通过学习、理解和运用意识的能动作用,让学生对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有正确的估计,逐步培养起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增强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2.自主发展

  (1)学会学习: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成果展示等学习方法,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健康生活:引导学生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旺盛的斗志,依据自身个性和潜质选择合适的发展方向,并且具有达成目标的持续行动力。

  3.社会参与

  (1)责任担当: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通过传递中国航天梦,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信念和行动。

  (2)实践创新:引导理解航天实验与我们生活的有机联系,培养其学习掌握技术的兴趣和意愿。

  

  

  

  四、教学重难点

1、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

2、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五、教学方法

  以讨论式、探究式、启发式教学法为主。

六、【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新课导入 播放 "天宫二号获世界点赞" 视频,利用学生看后的情绪导入新课

欣赏视频,感受祖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获得极大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 利用航天成果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拉近师生距离,引入本课主题 预习检测 组织首届冠军学习小组争霸赛。

第一轮:知识预热(预习知识检测) 1.学习小组代表抢答(判断正误)

2.值日班长记录各组成绩

1.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2.验收学生课下预习效果,充分掌握学生学习动态。

重难点知识突破

重难点知识突破

第二轮:走进航天,体验践行(重难点知识分析)

宣布第二轮比赛规则

设置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探究一:

(1)结合材料一中国提出的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说明人的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点?这一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思维拓展:蜜蜂筑巢活动有无目的性?

阶段小结:

引导学生总结意识的三个特点,并学会区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意识活动具有什么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探究二:

(1)请用意识的作用相关知识,分析航天蓝图与航天事业存在怎样的联系?

(2)是否只要有了航天蓝图,航天事业就能发展?

是否只要有了意识来指导实践,就能推动实践的发展?

(3)习近平总书记倡导的航天梦鼓舞和激励着全国人民朝着我们的宏伟蓝图胜利迈进,说明了什么?体现了意识具有什么作用?

知识内容讲解完毕,课堂小结,请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 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2.小组讨论结果:

意识具有目的性:目标、行动步骤和行动方式

学生自主思考:

动物无意识,密封筑巢只是无目的的生存本能

总结意识三个特点的关键词

小组讨论结果:

1.意识具有自觉选择性:依据生活和实践需要,有所选择

2.意识具有主动创造性:意识能够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反映现在,还能推测未来。

3.总结出意识主动创造性的意义。

1.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

2.小组讨论结果:

(1)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

(2)意识通过指导人们实践把观念中的东西变成现实的东西

意识具有双重性:正确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意识阻碍事物发展

(3)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高昂的精神催人向上、使人奋进;萎靡的精神使人悲观消沉,丧失斗志

小组代表抢答本节课收获到的知识 1. 帮助学生从思想上意识到哲学知识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感受哲学与时政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

2. 调节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区别人与动物的活动,诱导学生思考,把学生对知识的感性认识提升为理性理解

理清思路,加深记忆,方便理解

1.旨在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生活现象的意识。

2. 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拓展学生思维。

1.充分发挥学生的课堂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2.增强学生的判断力,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体验践行,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自觉树立正确的意识,调整好自己的情绪,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对本课知识形成系统的认知,夯实学生基础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