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第1页

 三 年级上册数学 第 三 单元 第 1 课时 教师:张海玲

课题: 毫米的认识 教学时间:9、21 教 学 设 计 使用者的改进 教 学 目 标   1.通过学生的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动手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活动,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培养和发展空间观念、估测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意识,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会进行毫米和厘米的换算。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 教具准备 课件、尺子 教 学 流 程   【情境导入】

  1.提问:请同学们拿出米尺,找找上面有哪些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米、厘米)同桌互相用手比比看。我们在表示什么物体的长度时用米作单位?举例说说。什么物体用厘米呢?为什么?

  2.出示1分硬币,它的正面是什么形状?(圆形)请你来量量这个圆形最宽的地方大约是几厘米?谁来指指它的厚度是哪?够不够1厘米?

  3.引出课题,看来光有米和厘米这两个长度单位还不够用,我们在量比较短的物体或需要量得比较精确时还需要一个更小的单位,谁知道是什么?(可能有学生能回答出毫米)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①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②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③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①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②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

  2.感知毫米。

  (1)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

  师:谁来说说1毫米有多长?

  学生发言。师总结:在刻度尺上,每个1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这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大家用手比一下1毫米有多长。

  (2)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2毫米是多少呢?哪位小朋友上来指一指。3毫米呢?5毫米呢?13毫米呢?同桌间指一指。

  小结: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3.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大,还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

  (2)师:那它们有什么关系呢,仔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在刚才的观察和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一个什么规律?出示1厘米=10毫米。

  【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第22页"做一做"。

  2.画一条比3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床长2(  ), 桌子高10(  )

  从家到学校500(  ) , 橡皮长30(  )

  文具盒厚4(  ) , 6层楼房高20(  )

  【课堂小结】

  通过一节课的学习,你有那些收获愿意与大家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1厘米=10毫米

  10毫米=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