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第2页

  1.认识"毫米"。

  (1)小组合作学习,估计课本的长、宽、厚。

  ①出示例1情境图,学生认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

  ②4人小组合作,分别估计一下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将估计的结果填在记录表的"估计"一栏中。

  ③对估计的结果进行反馈。

  (2)用测量的方法验证估计的结果。

  ①分组测量课本的长、宽和厚。测量时,将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测量的结果。

  ②交流测量的结果,引出毫米。

  2.感知毫米。

  (1)生拿出准备好的直尺。

  师:谁来说说1毫米有多长?

  学生发言。师总结:在刻度尺上,每个1厘米之间有许多小格,这每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大家用手比一下1毫米有多长。

  (2)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2毫米是多少呢?哪位小朋友上来指一指。3毫米呢?5毫米呢?13毫米呢?同桌间指一指。

  小结:尺上1小格就是1毫米,几小格就是几毫米。

  3.学习毫米与厘米的关系。

  (1)师:小朋友,你们猜一猜毫米这个长度单位大,还是厘米这个长度单位大?

  (2)师:那它们有什么关系呢,仔细观察自己的刻度尺,并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3)在刚才的观察和交流中,你发现了什么或得出一个什么规律?出示1厘米=10毫米。

  【巩固应用】

  1.完成课本第22页"做一做"。

  2.画一条比3厘米短5毫米的线段。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床长2(  ), 桌子高10(  )

  从家到学校500(  ) , 橡皮长30(  )

文具盒厚4(  ) , 6层楼房高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