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3.7地形和地形图》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公开课《3.7地形和地形图》教学设计教案第1页

课 题 3.7地形和地形图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教

标   

  1.掌握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了解各类型的基本特征

  

  2.理解等高线地形图的原理,能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重点

难点 重点:五种地形类型和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难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一、地形类型及其特征

师生交流谈话:同学们,你们一定去过许多地方旅游,你们一定为祖国的山河壮丽而感到自豪,被秀丽多姿的美景而吸引。

播放《祖国山河》录象片段

讨论地形类型、填写表格(出示课件,表格如下):

地形

种类   山地  高原  丘陵  平原  盆地 地形形状样图         见 课 本

地形

特征 海拔500米以上,相对高度100米以上,有明显起伏 海拔500米以上,顶面面积大,且起伏小 海拔500米以下,相对高度100米以下,地表起伏小 海拔200米以下,相对高度50米以下,地面宽广起伏小 周围被山脉、高原环绕,中部相对低 思考: ①山地和高原最大的区别在哪?

②平原和高原有何异同?

二、等高地形图绘制原理

  什么是等高线,怎样用等高线表示地貌呢?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我们以一座有两个山头的小山为例来论述(如图)。出示课件:《等高线的原理和特征》

  要比较地面各点的高低,需要有一个共同的高程起算基准面。我国采用青岛验潮站1952-1979年潮汐观测资料计算的平均海水面为新的高程基准面。大范围的高程基准面是曲面,但小面积的高程基准面可以视为平面。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设想用许多平行于这个高程基准面且间隔相等的平面(图2-34)去横截这座小山,则小山的表面便现出一条一条弯曲的闭合截口线。因同一条截口线位于同一水平面(等高面)上,故同一截线上任何一点到高程基准面的垂直距离(绝对高程)是相等的,因此,这种曲线就叫等高线(或把等高线想象为平均海水面变化时水涯线的痕迹),也就是说,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邻各点的连线。将这些地面上的等高线垂直投影到高程基准面上,则基准面上便呈现出表示小山的一圈套一圈的等高线图形,将基准面上的等高线依地形图的比例尺缩绘到图纸上,则得到地形图上表示小山的一圈套一圈的等高线图形。地形图就是根据这个原理来表示地貌的。

三、等高线地形图及判读

1.播放动画片:

  使学生了解等高线地形图原理及绘制方法(见课件:《等高线的绘制原理》

2.掌握等高线的基本知识,学会判读地形图

①展示等高线地形图实例(挂图)

  ②介绍等高线基本知识(见课件,内容如下)

同线等高 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等高(以海平面作"0"米) 等高距全图一致 即相邻等高线之间高度差一致 等高线是封闭曲线 无论怎样迂回曲折,都将环绕成圈(但一幅图上不一定画完整) 两条等高线不能相交 同一地点不会有两个高度(但垂直竖立的悬崖峭壁等高线将重合) 等高线的疏密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为缓坡,密集处为陡坡 3.五种主要地表形态 《参看课见:地表形态》

 山脊   山谷   鞍部  悬崖峭壁   山顶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 两条等高线凸侧相对处 等高线重叠处 等高线呈很小封闭曲线

  四、练习判读等高线地形图 参看课件:《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