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望梅止渴》教案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望梅止渴》教案第1页

  38.望梅止渴教案

  执教者:孙微 一(8)班

  

  

  一、教学目标

  1在语言环境中正确认读本课9个生字:止、渴、期、忽、灵、朝、精、神、赶,能正确描写4个生字:止、渴、期、神。积累8个词语:望梅止渴、时期、经过、根本、忽然、灵机一动、精神、赶路。认识示字旁。

  2正确朗读课文,能够发挥想象说话。

  3学习曹操在危急时刻,能积极开动脑筋,克服困难,脱离险境的品质。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出示课题。

  1.出示图片,介绍梅子。

  ( 小朋友请看图,这是一株果梅树,上面结的果就叫--梅子。这是一种人们常吃的食物。有人吃过梅子吗?能告诉大家梅子的味道怎么样?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

  2.指名交流吃梅子的感觉。

  (酸酸的,干的嘴巴变得湿湿的。)

  (过渡:是啊,梅子的酸味能让嘴里的唾液增多,从而使人不再觉得口渴。因此梅子能够--)

  3.出示止渴的音节,请一个小朋友拼出这个音节--zhi ke,学习止渴。

  (止是一个生字,它和谁长得很像?正字减去上面的一横就是止字。我们一起写一个注意笔顺,记住他的笔顺了吗?止是停止不动的意思。除了止渴,还能止什么?渴的部首是--三点水旁。上面是一个日下面一个包子头中间一个小人被围住了。渴字怎样写--谁能用换一换的办法记住渴字?)

  梅子很酸,能够让嘴里的水分增多,有止渴的用途,想一想酸梅你嘴里有变化了吗?对了,想到酸味的梅子,就产生很多口水,嘴巴就不干了。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意思。让我们把课题补充完整。齐读课题。

  二、听录音,再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概内容。

  1.望梅止渴讲了一个生动的故事,请小朋友们仔细听录音,听清字音和故事的内容。

  2.交流课文内容,学习期字,交流三国和曹操的知识。

  3. 再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加字,不漏字。完成课文填空。

三国时期,曹操带着(谁)经过一片(什么地方)。当时(遇到什么情况),将士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