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政治必修1教材精讲精练: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新人教政治必修1教材精讲精练: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第1页

 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生活思考

1.材料1:据统计,到2000年底,在全国除市辖区以外的2000多个县级单位中,未迭温饱线的占22.8%,居温饱线和小康线之间的占63.2%。居小康线和比较富裕线之间的占13.7%,达到比较富裕线的只占0.3%。

材料2:我国现在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还不到1000美元.这仅仅是跨入了下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现在以生存消费为基本内容的人民物质生活满足程度虽然比较好,但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精神生活水平还不高,农村教育还比较落后。人民群众对文化体育、高等教育、医疗保健等方面的需求还不能普遍地得到满足。另外,距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还有很大距离,生态与生产、生活的矛盾还很突出。

应该如何认识我国目前的小康水平?

  我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仅仅处于小康社会的起点,与真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有相当的距离。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内涵可概括为三个"更":即"更高水平"、"更全面"和"更平衡"。

所谓更高水平,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的经济总量和人均收入要达到一个更高的水平,使我国的小康社会建立在一个更加雄厚的物质基础之上。具体而言,就是要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即达到36万亿人民币(按现行汇率折算,超过4万亿美元);而人均GDP将在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目前水平的前提下超过3000美元,接近中等收入国家水平。

所谓更全面,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居民在解决温饱的基础上,获得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政治、精神文化生活更为充分的满足。获得优美生态环境和个性自由方面更为充分的满足,等等。

所谓更平衡,是指到2020年使我国目前明显存在的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社会阶层差别等不断扩大的趋势得到扭转并逐步缩小,使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大幅度提高,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包括哪些方面?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经济方面要实现哪些目标?

(1)这个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既包括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指标,也包括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内容,体现出我国经济和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本质特征。

(2)①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②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③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④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生活更加富足。

能力训练

一、单项选择

  《诗·大雅·民劳》中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其意是讲,老百姓终日劳作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据此回答l一2题。

1.现阶段,我国已经实现初步小康,并正在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而奋斗。下列对我国现阶段的小康水平认识正确的是 ( )

A.只是在经济上实现全面小康

B.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C.已经实现全面小康,只是水平仍比较低

 D.是少数人的小康、多数人还处于贫困状态

 2.下列对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认识错误的是 ( )

A.是一种不平衡的发展过程

B.必须保持各地平衡发展,不允许出现贫富不均

c.支持部分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