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4.1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
政治:4.1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精品学案(新人教版必修一)第1页

第十一课 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

第一框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

一、学习指导

(一)知识网络

(二)课程标准要求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本框题要求重点掌握的知识:了解总体小康的建设成就在微观和宏观上的表现;知道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目标;理解我国现在达到的总体小康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小康社会的建设进程是不平衡的发展过程;能够结合我国及地区经济建设的现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意义。

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锻炼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深刻认识青少年所肩负的历史任务,努力学习,掌握本领,为参与全面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做好准备。

(三)学法指导

(1)调研法:学生可以通过调查本地区经济20年来的发展情况和经济发展的远景规划,具体了解本地区达到小康目标的时间,切身体会我们身边生活的巨大变化,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意义。

(2)比较法:具体比较本地区与另外一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可选择典型的经济最发达地区和最不发达地区,也可比较我国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了解我们目前达到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认识到小康社会的建设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二、知识点拨

正确理解和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既是本课重点,又是本课的难点。

学生应该理解小康水平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过程,目前我们达到的小康只是刚刚跨过小康社会的门槛。全面建设小康将会使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富裕,我们已经学习过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的第一个目标是,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80年代末的10年内,以198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50美元左右)为基数翻一番达到500美元,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和第二个目标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到20世纪末的10年内,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原来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达到人均1 000美元左右,即小康水平,基本消除贫困;第三步和第三个目标是,经过50年左右的时间,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达到4 000美元左右,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至20世纪末,我国顺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我们目前达到的小康是一个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均衡的小康。为了规划未来长达50年的第三阶段的任务,党的十五大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战略进行了具体部署,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在第一个十年,即到2010年左右,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并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即到建党100周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国内生产总值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到21世纪中叶,即到建国100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裕、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就是"新三步走"战略。

2002年党的十六大部署了21世纪头二十年的发展蓝图,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的奋斗目标,即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目标,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