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新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第1页

教学课题 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 教学课时 1 主备教师 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

2.难点:对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的判断方法。 教学准备及手段 多媒体课件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62页例3情境图。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

  2.大家都认为走中间这条路最近,这是什么原因呢?

  请大家看,连接小明家、商店、学校三地,近似一个什么图形?连接小明家、邮局、学校三地,同样也近似一个什么图形?那么走中间这条路,走过的路程是三角形的一条边,走旁边的路走过的路程实质上是三角形的另两条边的和,根据刚才大家的判断,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和要比第三边大,那么,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的三条边都有这样的关系呢?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三、实验探究

  1、剪出下面4组纸条(单位:cm)。

  (1)6、7、8。 (2)4、5、9。

  (3)3、6、10。(4)8、11、11。

  用每组纸条摆三角形。

  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1)(4)能摆成三角形,(2)(3)不能摆成三角形。

  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请不能摆成三角形的同学说出不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的长度。

  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再请能摆成三角形的学生汇报用哪些尺寸的小棒摆成了三角形。 学生汇报。

  3、 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练习

  1. 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 请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十五6--8题

  四、反思回顾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