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三章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学案第1页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重难点一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的比较

  1.从物质类别方面看,难溶电解质可以是强电解质也可以是弱电解质[如BaSO4是强电解质,而Al(OH)3是弱电解质],而难电离物质只能是弱电解质。

  2.从变化的过程来看

  溶解平衡是指已溶解的溶质与未溶解的溶质之间形成的沉淀与溶解的平衡状态;而电离平衡则是指已经溶解在溶液中的弱电解质分子与离子之间的转化从而达到平衡状态。

  3.表示方法不同:以Al(OH)3为例,Al(OH)3(s)Al3+(aq)+3OH-(aq)表示溶解平衡,

  Al(OH)3Al3++3OH-表示电离平衡。

  需要注意的是:BaSO4(s) Ba2+(aq)+SO(aq)表示BaSO4的溶解平衡,而BaSO4溶于水的部分完全电离,因此电离方程式为:BaSO4===Ba2++SO。

  4.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与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都属于化学平衡,符合勒夏特列原理,外界条件改变时,平衡将会发生移动。

  重难点二 溶度积问题

  1.溶度积和溶解度的值都可用来表示物质的溶解能力;

  2.用溶度积直接比较时,物质的类型必须相同:

  AB型物质:Ksp=c(A+)·c(B-);

  AB2(或A2B)型物质:Ksp=c(A2+)·c2(B-)[或Ksp=c2(A+)·c(B2-)];

  A2B3型物质:Ksp=c2(A3+)·c3(B2-)

  对于同类型物质,Ksp越小,其溶解度越小。

  重难点三 离子共存问题总结

  离子能否在同一电解质溶液里大量存在,决定于离子能否发生化学反应,或离子的物理性质是否符合题目的相关规定。因此,要弄清离子能否在同一溶液中大量共存的问题,关键是掌握离子的性质。

  1.不能在酸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

  一般为弱酸根离子或易分解的酸的酸根、易挥发的酸的酸根、水解呈碱性的离子等,如①OH- ②AlO ③CO ④HCO ⑤SiO ⑥SO ⑦HSO ⑧S2O ⑨S2-

  ⑩HS- ⑪ClO- ⑫F- ⑬PO ⑭HPO ⑮H2PO

  如:H2O+AlO+H+===Al(OH)3↓,AlO+4H+===Al3++2H2O。

  2.不能在碱性溶液中大量共存的离子

  一般为能生成不溶性的碱的金属离子或生成弱碱的离子或酸式盐的酸根离子等,如:①H+ ②Fe2+ ③Fe3+

  ④Cu2+ ⑤Ag+ ⑥Zn2+ ⑦Mg2+ ⑧Al3+ ⑨NH

  ⑩HCO ⑪H2PO ⑫HPO ⑬HSO ⑭HS-等。

  如:H2PO+2OH-===PO+2H2O,NH+OH-NH3·H2O。

  3.相互间反应生成沉淀或微溶物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

如①SO与Ba2+、Pb2+、Ag+、Ca2+等不共存;②CO与Ca2+、Mg2+、Ba2+等不共存;③S2-与Cu2+、Pb2+、Hg2+、Ag+、Fe2+等不共存;④C17H35COO-与Ca2+、Mg2+等生成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