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失物招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失物招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第1页

三环六步教学模式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案

12.失物招领(第二课时)

   一(3)班 肖爱平

一、引入课题,目标导学。(2分钟左右)

1、引入课题

  上节课同学们对《失物招领》一课进行了预习,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2课。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这篇课文的题目取得很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课文里却称作"失物",为什么呢?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2、揭示目标

(1)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启发想象,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2)反思个人行为,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26分钟左右)

  第一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1、2自然段内容

独学:自由读课文1、2自然段

  读文思考:前两个自然段写了什么内容?

互学;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

   ( 2)理解"很大很大、很多很多",照样子再说出一些这样的词语。

  (3)理解"专心",用"专心"说一句话。

  (4)感情朗读

  第二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3-6自然段内容。

独 学:

  大声朗读课文3-6自然段。

  (1)文中"失物"指的是什么?他们的主人是谁?你是怎样知道的?  学生自主读文,找答案。

(2)听了陈老师的话,一年级一班的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互学:

  (1)引导学生结合书上插图(一)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说出自己的感受。

  (2)指导朗读4、5自然段,读出陈老师严肃的语气(教师范读第4自然段),读出一年一班小朋友惊奇的样子。

  第三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理解7、8自然段内容。

   独 学:

  (1)失物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它们的呢?

(2)为什么有的同学脸红了?生活中有没有脸红的时候,应该带着怎样的心情读第7自然段。(学生练习-指名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