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失物招领》教学设计第1页

《失物招领》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失物招领》讲述了一年级一班的唐老师带领同学们到植物园参观,中午吃饭的时候,同学们随手扔到地上很多垃圾,老师用失物招领的方式教育了学生,让学生领回了垃圾的故事。教育学生从小树立环保意识,明白蓝天白云、碧水清风、红花绿叶等这一切都不是必然的,都需要大家去爱护。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这篇课文取题巧妙,明明是乱扔的垃圾,却称为"失物",那么这些失物的主人是谁呢?它们是怎样被主人认领的?主人又是怎样处理的?教师紧紧抓住这些问题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还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在读文感悟中矫正不良行为,自觉养成爱护卫生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

  1.认识"失"、"级"等14个生字。会写"同"、"工"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联系生活实际,养成爱护环境卫生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识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课件、失物招领海报。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老师出示一张失物招领海报:同学们看,这是什么?它是用来干什么的?

  2.当你捡到东西,不知道失主是谁的时候,就需要贴这样一张"失物招领"。

3.板书课题:失物招领(齐读课题,注意读准"失"的字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