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三: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教案第1页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课时】2课时

一、 课标要求

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知道它与中共民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

(3)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开展讨论、辩论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表达、探究能力 。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科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认识到三民主义是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三、 近五年高考考点

  1. 新三民主义;

  2. 国民党领导人--廖仲恺新旧三民主义

四、 教学的重点、难点

1、重点: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及其作用;辛亥革命时期三民主义的实践。

2、难点:如何理解与旧三民主义相比较,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跃和巨大的进步?

五、 教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在中国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不断掀起向西方学习的高潮,试图挽救民族危亡。洋务派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主张,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提出了实行"君主立宪"的主张,但他们都不主张从根本上改变中国的封建统治,而封建统治的腐朽是导致中国近代民族危机的根源,因此,洋务派和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