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拾穗》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拾穗》教案第1页

《拾穗》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着重阅读理解第2~5自然段,特别是描写三妇女拾捡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语句,体会农民劳动的辛苦,增强对劳动人民的理解和同情。

2、结合课后的小资料,鼓励学生谈自己在欣赏画作和课文后的感受和联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1、抓住课文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的重点语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农民伯伯的辛苦。

2、欣赏油画,结合课后的小资料,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联想。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齐声朗读课文中的好词(多媒体出示)

收获 混合 尘雾 弥散 监工 套袖 攥 麦穗 遵循

荒年 禁止 置身 搜寻 浪费 传统 切身 增添

2、复习课文的写作顺序,指名说各段大意。

3、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拾穗》这篇课文。

二、教学重点段

1、自由朗读第2~5自然段,画出三个农妇捡拾麦穗时的动作、神态的词句,并谈谈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多媒体出示句子:

(1)中间的中年人,"她正深深地弯着腰,左手攥着一把麦穗,另一只手还在捡拾。"

对比:"攥"与"拿"有什么不同?---"攥"有"捏"的意思,比拿用力些,表现她对麦穗的爱惜,生怕捡拾到得麦穗又丢了)

(2)"右边的妇女累了,欠起了身,显然是腰疼,一下子直不起身了。"

表现右边的妇女被生活的辛苦压弯了腰。从"欠起了身""直不起身"看出她的辛劳。

(3)"她身脚麻利,捡拾麦穗的动作像舞蹈......"

从"手脚麻利""动作像舞蹈"表现出她勤劳能干。

3、 在二、三、四自然段中,哪些语句是课文作者的推想?指明答。

三、教学第1自然段

1、师:第1段环境描写除了表现这幅画的时间和地点,你还从中体会到什么?生思考。

2、 汇报:表现在收获季节,农民还要为自己温饱而忙碌,反衬出农民生活的艰辛。

3、 自由读这一部分,读出丰收的景象。

四、教学第三部分,拓展延伸

1、师:自由读第三部分,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这幅画的评价。

2、 学生汇报:(分别从色调上、手法上、构思上学生阐述)

3、 展开想象,想象三位妇女的生活处境是怎样的,她们捡拾麦穗回到家,会是怎样的一幅情景,她们一定能享受到收获的幸福吗?

4、 小组写作练习,汇报交流。

五、 课堂小结:

师:我们欣赏了油画,联想三位妇女的生活处境,让我们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农民的艰辛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