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地名》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地名》教案第1页

《钓鱼的启示》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概括出"我"心情变化的过程。

2、理解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从中体会"我"和父亲的心理活动,并能概括出我的心情变化的过程,理解父亲要我把鲈鱼放回湖中的理由。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读懂我从钓鱼这件事中所获得的启示,懂得从小接受严格教育的重要,并从中获得道德实践的勇气和力量,提高抵制"鱼"的诱惑的能力。

【课时安排】2课时(本教学设计为第二课时)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一、激趣引学:

问题设计:回顾课文的主要内容;"道德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该如何理解?为什么说道德"实践起来却很难"?

板书: 不放(非) 放(是)

【设计意图】这是第二课时,与第一节的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相比较,更多的是品读课文。我先让学生回顾了课文的主要内容,接着从本文的中心句"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得问题,但是实践起来却很难,"难"在哪里"切入,让学生通过这样的的回顾与交流直奔本节课的学习重点。

二、定向示标:

课件出示:默读课文3~9自然段,小组合作完成下列目标:

1、根据文中有关语句,说一说"我"不愿把鲈鱼放回湖里的理由。

2、划出能体现我心情变化的句子,概括"我"心情的变化。

【设计意图】依据本课学习的重、难点设计了这样两个问题,旨在通过体会"我"从钓到大鲈鱼到把鲈鱼放回湖里过程中的心情变化,理解道德在实践的时候很难这一教学难点,并为领悟文章的"启示"做铺垫。

三、小组研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