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学设计
沪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学设计第1页

一、 揭示课题,初步理解题目意思

1、 出示"过"、"入"

看,这两个字,这个读--"过",这个读"--入"。读准翘舌音。

你能给它们找找好朋友吗?生交流

老师从你们说的词语中,选了这样两个词语,读--"经过"、"进入"

这两个词是这两个字的意思。

出示短语"三过家门而不入"

自己读读这个短语,说说它的意思是什么?

交流

2、 揭示课题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课题。小手伸出来,先跟老师把课题补全。写的时候要注意,"捺"要架在"撇"的头上。

3、 谁来读课题。

这里的"而"表示但是,在这里停顿下能够更好地读出短语的意思。个别读,齐读。

4、 读了课题后,你想了解些什么?

谁?

为什么?

结果怎么样?

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学习今天的课文。

二、初读感知,了解故事内容

1、 打开书,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课文写了谁三过家门而不入?为什么三过家门而不入?

检查读文情况:

1)自己拼一拼课文中的这些生字,想想看,老师为什么排成三行,你能猜猜我的心思吗?

洪水 终于 更加 同行(后鼻音)

治水 家事(翘舌音)

严重 要紧 劲头 因为(前鼻音)

学生交流,发现其中的秘密。

老师三位同学做小老师,领读这些词语,每个小老师领读一行。

2)老师这里还有一个字,没有拼音,最近我们学习了查字典的本领,小朋友能不能用部首查字法,查到它的读音。让我们先来借助表格,做好准备。

出示表格,完成。

小字典翻起来,看谁查得快,找得准。查好的小朋友小字典扣过来,人坐正,老师就知道了。

谁来说说看,你查到它在第几页,读什么音。

学生交流。字典上这个字有三个音,是一个多音字。有三个音怎么选择呢?

老师还从字典上了解到,当它读"gu"的时候表示小孩的哭声;当它读"gua"的时候表示青蛙、鸭子等动物的叫声。那么这个词语,在这句话里,应该读什么呢?

"一天,禹路过家门,正巧听到自己的孩子呱呱的啼哭声。"

谁能把这句长句读正确。

除了标点要停顿,有些长句在句子中间也要短暂的停顿。试着在红色斜杠处停顿下。谁来?

个别读,齐读。

3)生字的音读准了,长句子也读好了。看看之前老师提出的问题。小朋友们有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