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信息化社会 第1课时 学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选修1-1   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信息化社会 第1课时  学案第1页

4.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

4.4信息化社会

  学习目标:

  1.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2.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3.了解移动通信的基本过程.了解基站的作用.

  4.了解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人类文明的促进作用.

  重点:了解无线电广播发射和接收技术中,调制、调幅、调频、调谐、解调的含义.

  难点:了解电视摄像管的基本结构以及电视广播发射和接收过程.

  预习导学:

  1.无线电波的发射

  (1)有效地向外发射电磁波时,振荡电路必须具有的两个特点:

  ①要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频率越高,发射电磁波的本领越大。

  ②振荡电路的电场和磁场必须能分散到尽可能大的空间,因此,要采用开放电路。

  (2)电磁波的调制

调制 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 分类 调幅(AM) 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变化的调制技术 调频(FM) 使高频电磁波的频率随信号的强弱而变化的调制技术   电台发射的信号,如声音信号,为什么,不直接将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直接发射,出去,而是加载到高频信号中发射呢?

  因为声音信号频率较低,而电台向外发射电磁波,要有足够高的频率。实验证明,只有提高发射频率才能提高发射能量,为此要把频率较低的信号加载到高频信号上去。高频振荡信号就是那些有用的低频信号的载体,而"加载"的过程就是"调制"过程。

  【例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带有天线和地线的开放电路,就可将电磁波发射出去

  B.电磁波的传播方式只有两种:天波和地波

  C.发射图像信号不需要调制过程

  D.使发射信号振幅随高频信号而改变叫调幅

  解析:

选项 剖析 结论 A 没有强调有效发射电磁波,开放电路能发射出去 √ B 电磁波有三种传播方式:天波、地波和直线传播 × C 图像、声音信号频率一般比较低,很难直接发射出去,需调制 × D 使高频信号振幅随信号的强弱而改变叫调幅 ×   答案:A

  2.无线电波的接收

  (1)原理:电磁波在传播过程中如果遇到导体,会使导体中产生感应电流,因此,导体可以用来接收电磁波。

  (2)电谐振与调谐

  ①电谐振: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的现象。

  ②调谐:使接收电路产生电谐振的过程。

(3)解调:使声音或图像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的过程,它是调制的逆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