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学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一 第三单元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学案第1页

  第3课 促进民族大融合

  

课程标准 素养解读   探讨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 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角度了解孝文帝改革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唯物史观和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孝文帝改革在北魏政权封建化进程中的作用。

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和国家统一的历史意义。   

  

  一、经济的复苏和繁荣--对经济的影响

  1.农业

  (1)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重视兴修水利。

  (2)黄河中游的许多荒地,重新得到开垦,粮食产量提高,人口增多。

  (3)适应城市生活需要,城郊经济作物的种植发展起来。

  (4)畜牧也得到发展。

  2.手工业

  (1)丝织业发展,达到魏晋以来的最高水平。

  (2)制瓷业有很大发展,对后来唐宋时期北方制瓷业的繁盛有直接影响。

  3.商业

  (1)洛阳出现许多大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

  (2)政府重新铸造铜钱,使长期战乱以来的实物交易,逐步为货币交易所代替。

  (3)对外贸易也有长足发展。

  [课中思考] 阅读教材P41"学思之窗",思考:

  北魏的贵族大都经商的事实,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 北魏商业繁荣,商品经济发展,鲜卑族逐渐封建化。

  [深度点拨]  从经济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从文化风俗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汉化的过程;从整体社会发展角度讲,民族融合就是少数民族封建化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