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2城市化第一课时(北中凌震)
高一必修2城市化第一课时(北中凌震)第1页

城市化

歙县北岸中学 凌震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目的:

1.理解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了解哪些主要因素推动城市化发展。

2.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3.解释城市对自然地理环境的改变,不合理的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如何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措施。

教学重点:

1.城市化的概念、主要标志及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2.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

教学难点: 城市化的过程和各阶段的特点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电视录像机

教学方法:比较法、列表分析法、图示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城市化的含义

1、城市化定义: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城市化含义:

(通过P31图2.17分析城市化的内涵,本部分可以采取学生讨论→学生讲解→教师评价→教师总结的程序进行)

①城市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农村人口转化为非农业向城镇集聚,农村地区转化为城镇地区,城镇数量增加的过程。

②城市化对一个城市而言,就是城镇等级升级的过程;

③城市化对一个地区而言,就是城市等级体系的形成过程。

读图思考

你是从哪些方面来看城市化的呢?

点拨城布人口数量增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教师应引导学生观察图中哪些城市等级升级了,哪些是新增加的城市。然后引导学生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