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案(第二课时)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说勤奋》教案(第二课时)第1页

按住Ctrl键单击鼠标打开教学视频动画全册播放

说勤奋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司马光和童第周勤奋成才的故事,懂得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的道理。

  2、教育学生从小勤奋学习,长大了对人民、对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3、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重点难点:

  学习课文列举的故事,懂得勤奋能使天资聪明的人成才,反之也会流于平庸;勤奋也能使基础较差的人成为可用之才,不应自暴自弃。懂得成功=一份天才+九十九份汗水,勤能补拙的道理。

  略知说理文的篇章结构,摆事实,讲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实现自己的理想。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生齐答--勤奋!

  "是的,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投影)你读了这句话,是怎么想的?

二、创设情境,研读课文

  1、(投影)勤奋是实现理想的桥梁。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学生辨析,再读第一自然段。

  2、想要别人相信你,要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板书:摆事实)围绕这一中心,那么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个人勤奋成才的故事?(相机板书:司马光、童第周)

  轻轻打开课文,请同学们认真仔细地自读课文第2、3小节。

(阅读前,教师出示阅读要求:①认真地读读课文的第2、3小节,可以读出声来,也可以默读。②四人小组讨论:司马光与童第周相比,哪些地方相同的?哪些地方是不同的?用笔划出有关词句。)

  3、学习情况交流。(根据表格的完成)

(讨论后交流,教师出示比较表格)

人物 成功的标志 相同点 不同点 启示 司马光 《资治通鉴》 勤奋 天资聪颖 成功=1份天才+99份汗水。 --发明家爱迪生。 童第周  青蛙卵剥离手术 勤奋 基础差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数学家华罗庚 。

  (1)司马光成功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他用了19年时间,终于编成了著名的史学巨著《资治通鉴》)

  他是怎么编成史学巨著的?这句话中应强调哪几个词?为什么?指导朗读,重读"19年""终于"。 (板书:编成《资治通鉴》。)

  (2)童第周的成功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找出句子,教师随机出示:(后来他远渡重洋,到比利时去留学,由于完成了